小孩吹泡泡的水怎么配 用什么可以调出泡泡水
最近,一段由演员冯雷发布的引发了广泛讨论。在这段中,冯雷分享了自己购买的一瓶气泡水的“惊人”发现。原来,这款气泡水的配料表竟然列出了超过200种成分,包括各种水果、蔬菜,甚至香葱和花椒等,令他感到颇为。
该款气泡水名为“ISDG茉汽酵素气泡水葡萄味(汽水)”,宣传中宣称其为“0糖0脂0能量”,并且特别强调含有232种植物酵素,能够促进健康,同时帮助塑造理想身材。相比市面上常见的气泡水,这款产品的定价相对较高,也因此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
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尤其要警惕商家标榜的“0糖0脂”概念,这种宣传往往只是营销手段的包装。事实上,标注“0糖”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含糖,可能只是没有添加蔗糖,然而其他类型的糖分,比如果糖或果葡糖浆,可能会悄然被加入。
近几年,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0糖0脂”气泡水的潮流。除了元气森林这样的新兴品牌,许多传统饮料巨头也纷纷进入气泡水市场,力求抢占这一新兴的消费领域。例如,伊利、雀巢、屈臣氏、娃哈哈、健力宝、农夫山泉等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气泡水产品,甚至奶茶品牌奈雪的茶和coco也不甘示弱,推出了气泡茶。这些品牌的加入,无疑使得气泡水的市场热度不断攀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看似简单的产品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
要理解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弄清楚“气泡水”与“苏打水”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历史背景。在西方,气泡水(carbonated water)通常指所有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水,而具体的分类则更为细致:sparkling water指天然的气泡水,seltzer water则仅含二氧化碳,soda water和club soda则是含有碳酸氢钠(小苏打)等矿物质的气泡水。
在国内,市面上的气泡水大多属于soda water类别,加入了各种香料和其他添加剂,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碳酸饮料。而天然气泡水则来源于矿泉水,里面自带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富含矿物质。几百年前,欧洲的饮用气泡水传统源自天然矿泉,当时的居民没有现代的气泡水制备技术,只能依赖大自然的馈赠。
以德国的小镇Seltzer为例,这里出产的矿泉水以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而闻名。18世纪末,随着资本的崛起,当地居识到这一矿泉的巨大商业潜力,开始瓶装销售,并以“Seltzer”命名,成为气泡水的代表之一。
到了19世纪,随着人工气泡水技术的出现,气泡水的生产变得更加普及。1772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将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能够制造出气泡水,并发表了相关的学术论文。此后,许多饮料公司纷纷模仿这一技术,生产气泡水,并迅速扩展到全球市场。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气泡水的制造已经不再依赖于天然矿泉,而是采用人工加压的方式注入二氧化碳。
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加入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做法,这也为市场上许多“养胃”“降尿酸”之类的宣传提供了理论基础。专家指出,尽管气泡水含有碳酸氢钠,但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不如广告所宣称的那样显著。实际上,气泡水对尿酸水平的控制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反而过多摄入碳酸氢钠可能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专家建议,想要有效控制尿酸,最好的方法还是根据医生的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喝水,少食高嘌呤食物。
至于气泡水对“养胃”的效果,专家同样持怀疑态度。气泡水中的碳酸氢钠的中和酸液作用微乎其微,而且过多的胃酸并非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喝气泡水并不能“养胃”,反而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关于气泡水是否能通过制造饱腹感来帮助减肥,这一说法也并非没有争议。虽然气泡水可以带来短暂的胃部膨胀感,但与健康饮食相比,这种方式并非持久有效。与其依赖气泡水制造饱腹感,不如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来维持体重和身材。
从更深层次来看,气泡水之所以受欢迎,还与其带来的“刺激感”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表明,碳酸溶液会对口腔产生一定的刺激感,这种刺激使得饮用者产生愉悦感,就像食用辛辣食物时带来的那种“痛并快乐”的感觉。研究发现,碳酸气泡溶液刺激舌头上的,产生一种微妙的“爆裂”感,这种感觉可能让人上瘾。
这一现象或许与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许多腐烂的食物会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对碳酸的敏感可能有助于我们辨别食物的新鲜程度。而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痛感”可能正是气泡水的魅力所在。
气泡水作为一种时尚饮品,其背后蕴藏着不少科学原理与历史背景。但消费者在选择气泡水时,还是应该理性看待其宣传,了解其成分,避免盲目跟风和误信不实的健康主张。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