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尊号“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并称“二程”,是北宋时期的杰出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理学的奠基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尤其是在“洛学”这一学派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程颢以理学的主张为人所知,但他在诗歌创作上同样具有独特的风格,远离了那种学理性严谨而略显死板的气息,反而展现了一种更为生动、鲜活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来细读程颢的《春日偶成》,这首诗在程颢的诗作中可谓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其中最后两句,隐一丝调侃和自嘲的情绪,若细细品味,仿佛能听见诗人像老朋友一样在说:“谁还不是曾经的少年?”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从诗名《春日偶成》来看,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日午后的闲游情景,且诗人并非事先筹划,而是偶然之中产生的感慨。这种临时起意的写作态度,与我们小时候春游后的随笔似乎有些相似——那种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境,是诗人对春日之景的真实反应。

诗的前两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平凡,却透露着诗人细腻的观察与深厚的情感。“云淡风轻”描述的是天气的清爽与温暖,而这一描写也反映了程颢本人的性格——温文尔雅、心境平和。据史料记载,程颢性格沉稳,无论面对何种事务,总能保持冷静从容的态度。这种内敛的情怀通过“云淡风轻”这一自然景象巧妙地传递了出来。接下来的“傍花随柳过前川”,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悠闲漫步的情形。风和日丽之下,程颢不急不躁,随着春风在花丛和柳树间穿行,随着景色的变换,诗人也渐渐融入这片生机盎然的春光中。通过这两个细节,诗人不仅向我们展现了周围的美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近午天”这一“近”字,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已经陶醉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概念。这里的“过前川”也非简单的路程描述,诗人通过空间的推移,表现出他完全沉浸在春日的氛围中,心无旁骛,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和美好。

接下来的“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转向了旁观者的角度,诗人自嘲地说,世人无法理解他此刻的快乐,还会误以为他是在模仿年轻人趁机偷得一丝闲暇,享受少年的欢乐。这个转折,不仅给诗增添了一层别样的情感色彩,也让我们窥见了程颢对自己的反思与讽刺。

为何诗人要这样自嘲呢?可以推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程颢年纪可能已经不再年轻。对许多人来说,像他这样的年纪,应该更加注重庄重和严肃,而不应像少年一样随意放松。而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的形象更是与严肃、正经挂钩,因此外人看他这样在春光中徜徉,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合时宜”。程颢并不以此为耻,反而用这一句表现出自己的豁达与超脱,甚至有些许调皮和幽默。他在这里不仅是自嘲,也是一种对世俗眼光的轻蔑,仿佛在说:“谁曾经不是少年呢?”

这两句诗也透露出程颢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对少年时代那种无忧无虑、X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追忆。在这深刻的理学思想背后,程颢依然不忘内心的柔软与渴望,那种对生活、对春光的热爱,始终未曾改变。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程颢与世俗的距离。他刻意通过“时人”这一角色,展示了自己与普通百姓、与世俗规范的隔阂。这种隔阂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的不同,也表现在理学家所追求的高远志趣——超越浮躁的世俗,去追求自然、真理与内心的X。

整首诗如同程颢的人格特征一样,温和而不失深刻,平静而又充满意味。尤其是结尾处的“将谓偷闲学少年”,更像是一句由衷的感慨,透露出他内心的一点小牢骚,也显露了理学大家在面对人生和岁月时的轻松与豁达。

正如诗中的一声自语,“谁曾经还不是个少年了!”这不禁让人深思:既然程颢都可以如此在意自己是否还保持着少年的心态,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长与变迁呢?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忙碌与困顿中,依旧能保有那份年轻时的热情与朝气。

后记

不论岁月如何流转,愿你在未来的路上,始终保有一颗少年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