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自然人 自然人包含了哪三类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法律关系涉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之间的各种人身和财产关系。根据这一法律框架,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自然人作为最常见的主体,常常是考试中的重点,尤其是《民法总则》在对自然人部分进行修订后,这一部分的内容愈加重要。以下将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简要阐述。
要理解自然人这一考点,首先需要弄清楚两个关键概念:自然人的民事能力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单来说,就是自然人有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每个自然人从出生起便具备这一能力,这一点与年龄、智力等因素无关。
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是指自然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享有民事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一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依法进行有效的民事行为。自然人能否独立进行有效的民事行为,往往取决于其年龄和精神状态。
如何区分这两个概念呢?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可以更好地理解: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孙小宝的。孙小宝在两岁时丧失了父母,遗产继承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事务。尽管他年幼,但作为自然人,他具备民事能力,可以依法继承父母的遗产。这表明,民事能力是与个人的年龄、智力无关的,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能享有这个基本的法律。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孙小宝的故事。假设他在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后,存款已达到30万元,年仅6岁的他开始迷上了网络直播。在观看主播的直播时,他为了表示支持,打赏了该主播20万元。这个行为是否有效呢?答案是无效的。因为打赏属于赠与行为,而孙小宝年纪尚小,不能独立进行如此重大的民事活动,依法无法单独做出这样的赠与决定。虽然他具备民事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尚未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民事能力不受年龄和精神状态的限制。每个自然人自出生起便享有这一。而民事行为能力则与个人的年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依据这些标准,民事行为能力被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个等级。
通过对自然人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深入理解这一考点,为备考提供帮助。
文章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