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为什么叫对象 对象是什么东西


“对象”一词的回潮

最近,我发现“对象”这个词悄然复兴了。

其实,“对象”这个词并不陌生。它在上世纪70年代曾广为流传。当时,男女青年如果互有好感,愿意交往时,就会用这个词来介绍对方——“这是我的对象!”那时,有时热心的大妈会问:“你家那孩子有对象了吗?”对方若回答:“没有啊,您给介绍一个吧?”大妈便会笑着提议:“李X家的三闺女还没对象,您俩合适不?要不我给你们俩说说?”接下来,二小子和三闺女或许就被安排去公园见面。那时,没有咖啡馆,也没什么精致的餐厅,能见个面,聊聊天,甚至是散散步,都是好机会。如果两人相谈甚欢,便开始正式交往,互相也就称对方为“对象”了。而一旦结婚,彼此间的称呼便更为亲昵,“爱人”便成了日常称谓。

到了80年代,随着的开放,外部世界的风吹进了,尤其是西方的文化逐渐影响了年轻人。当时的年轻人觉得“对象”这个词略显老套,于是纷纷抛弃它,改用“男朋友”或“女朋友”,有时也直接称之为“朋友”。那时,如果一个男孩提到“这是我的朋友”,通常是指他和这位女孩已经有了恋爱关系,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并没有太多社交场合,男女之间若说有“朋友”,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彼此并没有深交。如果未婚男女之间关系尚不明确,介绍时会强调对方是“同学”、“同事”或“邻居”等等。

到了90年代,“对象”一词几乎成了老一辈的专用词汇,尤其是那些已经结婚的人,大家更习惯用“老公”或“老婆”来互相称呼,这样显得更为直白,也更加贴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连一些未婚但有交往意图的情侣,也开始称对方为“老公”或“老婆”,更有甚者,连上学的孩子也开始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自己喜欢的人,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直到最近,我再次听到“对象”这个词,它却在另一种语境下出现了。这次是在山东菏泽,我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大叔,他兴奋地告诉我自己“对象”怎样怎样。我心想,这人可能单身,刚刚找了个女朋友吧?没想到,接下来他又提到一位已婚女士也用了“对象”这个词。我好奇地打听,才知道原来在山东,大家一直把X称作“对象”。在这片土地上,“对象”并不指代恋爱中的人,而是婚姻中的另一半,替代了“老公”或“老婆”。我不禁想,山东人如果遇到未婚交往的情侣时,又会怎么称呼呢?

如今的社会更加开放,人际关系也愈加多元化。异性之间已经没有那么多顾忌了,所以即便有人称对方为“朋友”,也不一定意味着只是同学、同事或邻居。这个词汇的使用,已经变得更加宽泛,可能是有过交情的朋友,或是关系较好的生意伙伴,甚至是仅仅认识一面却不知该如何定义关系的人。而“对象”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一些特定地方,已经很少听到了。

最近我又在一些年轻人的听到这个词。一次在日本,我和一位朋友见面,他告诉我:“我对象上次来也住在这个酒店。”我知道他有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猜想这一定是那位女孩来看他。显然,“对象”这个词又回来了。他还告诉我,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这个词,看来这个词的回归不单是我个人的错觉。

有时候,我会想,这是不是受到了美剧文化的影响?在美剧中,“date”通常指的是那些尚未正式交往但已开始约会的男女,而在中文中,我们通常会称其为“约会对象”。这个词似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关系的状态。那么,难道现代年轻人的“对象”说法,是借鉴了外面的文化,而不是从老一辈那里传承过来的吗?这个现象倒是挺有趣的。

“对象”这个词,似乎在不经意间又重新成为了大家的热词,无论是在某些地方的习惯中,还是在年轻人之间的流行用语里,它都显得格外亲切又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