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指的是哪五谷 五谷分别是什么


成语“五谷丰登”常常被用来形容农业丰收、生活富足。那么,所谓的“五谷”到底是哪五种谷物呢?对许多人来说,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陌生,但如果要准确回答,恐怕很多人都未必能说清楚。其实,五谷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而“五谷丰登”也承载着古老的农耕文明的精神与期许。

在传统文化中,五谷被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长期以来,五谷不仅仅是食物,它们更承载着农业社会的希望与梦想。每年春节时,农村家庭都会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期望新的一年能有好的收成,家庭能够安康富裕。如果连“五谷”究竟指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恐怕会被人笑话为“脱离实际”的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成语出自《论语·微子》。孔子在与弟子讨论时提到:没有参与劳动、不能辨别五谷的人,怎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君子呢?其中的“四体”指的是人身体的四肢,“五谷”则是指古人赖以生存的五种主要谷物。五谷最初所指的是什么呢?

在古代,关于“五谷”究竟是哪五种谷物的说法存在不同版本。最为常见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则是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包括了稻米,而第二种则包括了麻,而不包括稻。我们知道,稻主要产于南方,古代北方并不广泛种植,因此在一些地方的“五谷”中,并没有包含水稻。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五谷”中的“稻”和“麦”,大家都非常熟悉,这两种粮食是现在几乎每个家庭的主食。而在古代的“五谷”中,麻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物,虽然如今麻的种植已经越来越少,但它曾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麻作为一种古老的农作物,其种子可以食用,且在古代被视为五谷之一。麻子就像芝麻一样,炒熟后可以当作食物食用,也可用于榨油,麻油有着清香的味道,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随着时代的变迁,麻逐渐退出了人们的主食领域,但其余部分仍然广泛应用。例如,麻的茎可以用来制作绳索、,甚至是纸张,这些制品都非常耐用。麻的茎木质感强,可以用于建筑,也可以用作燃料。可以说,麻的每一部分都能为人类所用,直到今天,麻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资源。

接下来,我们重点谈一谈“五谷”中的“黍”、“稷”和“菽”这三种谷物。

首先是“黍”。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过故人庄》,诗中的第一句“故人具鸡黍”便提到了“黍”。这“黍”指的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籽粒去皮后为黄米,煮熟后具有粘性,口感独特。在古代,黍是重要的粮食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黍的种植非常广泛,作为主食之一,深受百姓喜爱。

然后是“稷”。

稷,又叫小米,是古代最常见的主食之一。稷在古代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还常常与“”联系在一起。在古代,皇帝会专门设置坛,祭祀土地神和稷神,以保的安定与丰收。稷的品种非常丰富,白米、黄米、黑米等各式各样的小米都曾在历史上流传下来。它的茎秆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虽然如今稷不再是主食,但它的存在仍然代表着传统的农业文化。

最后是“菽”。

“菽”在古代是豆类的统称,尤其是大豆。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中,豆类作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类食材的搭配上,豆类的用途广泛。古诗《到韶山》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便是提到的这种作物。菽的种类繁多,包括黄豆、绿豆、黑豆等。豆类是古人重要的食物来源,富含蛋白质,也被用来制作豆腐、豆浆等传统食品,直到今天,豆类依然是日常餐桌上的常客。

今天,我们提到“五谷”时,更多的是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但从古代的五谷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文化中所承载的意义。五谷不仅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古代生活的保障,象征着安定与丰收。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以五谷为唯一的粮食来源,但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依然是每个人心中期盼的幸福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