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事不关己属于自私的人吗
九十年代的工厂里,工人们通常互帮互助,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工人,只要遇到问题,大家都会伸出援手。那时,即使是工段长或,很多工人也习惯称他们为“某师傅”,而不是直接用职务称呼。这种融洽的氛围,让每个新入厂的工人都感受到无形的支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中的互助精神似乎在渐渐消失。今天的职场,许多人只关注自己的职责范围,看到新工人遇到困难,得到的最多只是“找领导”的建议。即便是领导,知道了问题后,也只是简单记录并反馈,往往不会亲自下手帮忙解决问题。
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究竟是出于自私,还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呢?
老刘,曾是工厂里的资深工人,回忆起刚入厂时,深深感激那些帮助过他的同事们。老刘的工作是分板工,负责将大块的板材切割成符合尺寸的小块。那天,他刚开始工作就遇到了一些困难,分割出来的板材似乎尺寸不太对。一位旁边的老工人注意到了,立刻停下了他的工作,提醒老刘检查一下尺寸。经过一番测量,老刘发现确实差了一毫米。
调整了好一阵子,老刘还是没能做到稳定分割,手忙脚乱的样子引来了更多的目光。那位老工人看到问题不小,于是专心帮忙调整设备,并且和其他同事一起寻找原因,最终发现是设备中的光电线有断路的问题。这位师傅还找来了电工来修理。事后,工段长奖励了那位师傅,并在大家一起喝酒时说:“工友之间本该互相帮助。”
这一番话深深触动了老马,也让他在之后的工作中时常主动帮助别人。时间一长,老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一次,他发现设备出现了大修,显然一个班无法完成工作。于是他开始清理卫生,这时,一个年轻工人求助他说分板工作出了问题,两个小时都没有产出。
老马赶紧停下手头的工作,检查设备,发现是切割刀槽有损伤。他尝试了几种方法,最终成功帮助那名年轻工人恢复了生产。令他没想到的是,最后竟然被考核扣了100元。原因是设备在修理时没有交给指定的机手操作,而他自己又并非本职工作。
当老马向领导解释时,领导只简短地回应道:“那不是你的职责,所以考核不会更改。”这一刻,老马开始反思,或许他真的错了。在如今的环境下,他作为老师傅,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别人遇到问题,还是应该让他们去找领导。
老马并不是唯一一个改变的人。如今,很多企业的员工都渐渐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究竟是出于自私,还是一种避免麻烦的自我保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