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辩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愚人的心显露在嘴巴里,聪明人的嘴却隐藏在心中。”这一句话,揭示了言语和心境之间的深刻关系。
人的一生,往往是修身养性、管控言语的过程。那些浅薄的人,往往以尖酸刻薄、言辞犀利自认为是聪明才智的表现;然而真正成熟的人,却懂得沉默是一种智慧。不是每一句话都需要说出来,不是每一时刻都需要发声,真正的力量,往往来自于不言而喻的安静。
孔子曾言:“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含义在于,如果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的私欲,保持谦逊与宽容,那便是一种真正的智慧。
在北宋时期,欧阳修与宋祁共同奉命修撰《新唐书》。其中,宋仁宗认为宋祁所写的辞章过于华丽,要求欧阳修将其修改。欧阳修与宋祁的关系一直紧张,宋祁担心自己会成为欧阳修报复的对象,夜不能寐。尽管如此,欧阳修并没有选择报复。他认为,宋祁是自己年长的,虽然他的文字风格华丽,但其中蕴深刻的智慧。于是,欧阳修请求皇帝保留宋祁的原稿,并且在署名上也保留宋祁的名字。
《新唐书》最终问世,两位文人因这一故事流芳百世。正如《左传》中所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他们之间的关系,彼此扶持,才能共同进步。真正有智慧的人,胸怀宽广,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在共事享荣誉。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彼此联系的环节。正如砖瓦堆砌成墙、屋,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在为整体的结构贡献力量。只有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自己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就。
你可能在生活中听过这样的话:
“孩子摔了一跤,丈夫责备妻子:‘连孩子都照顾不好,你还有什么用?’”
“学生屡次犯错,老师忍不住崩溃:‘你怎么这么笨,连这种简单的题都做不好?’”
“工作出现问题,上司冷冷地说:‘做不来就滚蛋!’”
这些话语看似简短,却如同锋利的刀刃,刺痛听者的心灵。说话的人可能并未在意,但被责备的一方,往往心如刀绞。时间久了,这些指责与只会消磨彼此的感情,甚至最终导致口碑的丧失。
老子曾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真正智慧的人,往往先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一味地推卸责任,责怪他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年轻人,因对人际关系感到厌倦,来到一座,想请教方丈人生的困惑。他说:“大师,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虚伪与尔虞我诈,我该如何是好?”
方丈没有立即回答。就在这时,树上的鸟儿发出了鸣叫,几滴鸟粪从空中飘落,正好落在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怒不可遏,指着树上的鸟儿大声咒骂:“该死的鸟,没眼睛吗?”
方丈微笑着说:“你想得到的答案,其实已经在你眼前。你看看你自己手指的方向,三根手指正指向你自己。”原来,年轻人一边指责他人,一边却忽略了自己同样存在的问题。方丈继续说道:“鸟儿栖息在树上,飞翔也本是它们的本能。你站的位置不对,又怎能责怪它们呢?在任何情况下,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你的困惑自然能解开。”
《增广贤文》里有云:“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过分埋怨别人,只会自己的无能;一味责怪他人,也会让自己失去担当。真正成熟的成年人,懂得反思自己,而非总是挑剔他人。
古人云:“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巧妙的口才,往往能让人,巧言令色,扰乱是非,影响人心。
“言多必失”,孔子也曾说过,口舌之争,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来不良后果。春秋时期,孔子曾治理鲁国,在这段历史中,他只严惩过一人——少正卯。少正卯善于言辞,巧言令色,甚至让孔子也感到自愧不如。他的言辞,他人,最终导致混乱。为了避免他继续危害,孔子决定将其处决,名只有四个字——“巧言乱德”。
《西游记》中也有一段话:“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那些花言巧语的辞令,并不一定代表智慧;那些口舌激烈的争论,只会挑起无谓的纷争。能说服他人的,不一定就是最正确的;那些口若悬河的人,未必都是心怀善意的。真正的善意,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滋润,却无需言辞的过多修饰。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言辞的锋利,而在于沉默的力量。那些能够言必有中、心如止水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如何用言语沟通的人。
《道德经》里说道:“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万物,皆不自私,不为了自己独占所有,而是顺应自然,任万物生生不息,才得以长久存在。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白:如果总是关注他人的故事,我们就容易忽略自己生命的精彩。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而非他人故事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