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庹是什么意思 一拃是什么意思


在天津的传统相声中,经常会听到一些生动有趣的方言和民间习语。其中,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启儒的经典对话《卖布头》中,就提到了一个让人好奇的词汇——“庹”。这一段充满天津地方色彩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也为我们了解“庹”这个古老的度量单位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窗口。

侯宝林: 卖布的不带尺。

郭启儒: 那使什么量啊?

侯宝林: 庹。

郭启儒: 庹?

侯宝林: 俩胳膊一伸。

郭启儒: 这是尺?

侯宝林: 五尺!

郭启儒: 这就算五尺?

侯宝林: 哎,不管你个儿高个儿矮,全五尺。

郭启儒: 你瞧瞧。

侯宝林: 你要赶上个儿高的,那你走点儿运。

郭启儒: 那行啦。

侯宝林: 小矮个儿那你算倒霉。

郭启儒: 那尺寸不够啊!

侯宝林: 都算五尺。布不行。

这段对话中的“庹”便是一个古老的长度单位。在这段相声中,侯宝林以幽默的方式介绍了这一单位的含义,而郭启儒则通过反问与驳斥,进一步突出了其不够精确的特点。

“庹”,古汉语中的发音接近“妥”(tuǒ),是一种量度单位,早期用于大致估算长度。根据学者的研究,庹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可能与元代专门负责刻度、量度事务的庹充有关。而另一种学说则认为,“庹”字与“tóu”字有关系,后者指的是一种古老的量具,形似长柄秤砣。随着时间的推移,“tóu”字逐渐演变为“tǒu”,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庹”字。

在古代,由于度量标准并不精确,人们常常依赖自身的身体部位作为参考来估算长度。古籍《字汇补》曾记载:“两腕引长谓之庹。”即是指伸展双臂后,两个手掌的距离。古人用“庹”来形容双臂伸展后的长度,可以看作是的“自然尺”。这与现代度量工具相比,显得相当粗略,但却充满了生活气息。

通常,“一庹”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双臂平伸后的间距,这个长度大致在五市尺左右,约为1.66米。需要注意的是,庹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它会因人而异。身高较高的人,双臂的跨度自然较大,而身材矮小的人,双臂伸展的距离则较短。这也正如侯宝林在相声中所说:“你要赶上个儿高的,那你走点儿运;小矮个儿那你算倒霉。”这一幽默的说法,正好体现了“庹”这个单位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要想准确地测量“一庹”的长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来实现。例如,找一根木棍或者借助墙面,伸开双臂,保持手指指向前方,避免用力过猛,重复几次,最后取平均值,这样就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庹”的长度。

除“庹”之外,古代人还使用其他身体部位来测量长度,如“拃”和“脚长”。“拃”是指手掌时,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最大距离。而“脚长”则是指一只脚的长度。这些度量单位都体现了古人巧妙地利用身体特征来进行粗略的测量。

在古代,有许多历史人物也曾根据自己的身高或步伐作为标准来制定度量单位。比如,传说中的夏禹就以自己从头到脚的身高为一丈,站直后眼睛平视,身高就是一丈的标准;唐朝的则规定,双脚每跨一步的距离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

“庹”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用双臂平伸来测量物品的长度。例如,当人们想知道某块布料有多长时,会说:“你庹庹看这幅绸子有多长?”

虽然“庹”这个度量单位已经逐渐被现代精确的测量工具所替代,但它依然是我们了解古人日常生活的一扇窗口,带给我们对历史、对文化的温暖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