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由来 二十四节气民间传说


冬至已至,家里正忙着准备包饺子的肉馅。

在鲁西北的这一带,饺子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常见餐点,大家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虽然饺子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但为什么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饺子呢?据说,这与一位古代医圣的故事有关。

冬至是传统农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节气,也被视为一个传统节日。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依旧保留着冬至节的习俗。冬至这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天开始,白天会逐渐变长,而黑夜则会越来越短。人们常说,冬至一过,黑夜的时间便停止增长,开始收缩。

在北方的城乡,冬至这一天,不论富贵贫贱,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美食。早在古代,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会包水饺,成了节令的一部分。

虽然“好吃不如饺子”这句话大多是北方人的生活习惯,但饺子的制作方法的确独具特色。首先是用面粉做成柔软的饺子皮,再将猪肉、白菜等食材切碎,加入调料搅拌均匀,作为馅料包入皮中,最后放入锅中煮熟,直到饺子漂浮在水面上。饺子外皮薄且韧,内馅鲜嫩,味道丰富,是人们百吃不厌的美味。

关于饺子的来源,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它的发明者是古代的医学大师张仲景。如今我们称之为“水饺”,而在古代,它被叫做“娇耳”。不同地方有时也称其为“水上漂”或“跟头”等。

故事要追溯到东汉末年,天灾,肆虐,民众疾苦。南阳有一位名叫张机(字仲景)的名医,他从小便刻苦学习医学,博采众长,逐渐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张仲景不仅医术精湛,能够治愈各种疑难杂症,而且医德高尚,无论贫富,都一视同仁,许多人因此得以重生。

在张仲景为官长沙时,当地曾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张仲景亲自指挥,设立大锅为百姓熬制物,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因而,他深受长沙百姓的爱戴。后来,张仲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走到白河岸边时,看到许多贫苦百姓因严寒而耳朵冻烂,心中十分难过。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些人,治愈他们的伤痛。

回到家中后,张仲景依旧忙于救治前来求医的百姓,但他始终惦记着那些冻伤的耳朵。于是,他决定模仿当年在长沙的方法,为那些穷苦百姓提供帮助。他指示弟子们在南阳东关的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当天为百姓煮治病。

他所配制的方名叫“祛寒娇耳汤”,其中包含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材。物熬好后,张仲景将这些材料捞出,切成小块,包裹在面皮中,做成耳朵形状的“娇耳”,然后放入锅中煮熟,分发给前来求医的贫苦百姓。每人分得两只“娇耳”和一碗汤。病人食用后,浑身,血液循环顺畅,双耳逐渐恢复温暖。经过一段时间,冻烂的耳朵终于愈合。

张仲景的这一举措一直延续到大年三十。到了大年初一,百姓们不仅庆祝新年的到来,还欢庆耳朵康复。为了纪念张仲景的恩德,人们模仿“娇耳”的形状,制作过年食物,并在初一早晨食用。人们称这些食物为“饺耳”或“饺子”,并习惯在冬至和春节期间吃饺子,以纪念张仲景为百姓治病的善举。

即使已经过去了近1800年,张仲景和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依旧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到冬至和大年初一,当人们围坐在餐桌旁吃着饺子时,心中不免怀念这位古代的医圣。如今,虽然不再需要饺子来治疗冻伤的耳朵,但饺子依然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每当家人团聚时,桌上总少不了饺子;当亲友外出时,常有人送上一碗饺子作饯行之礼;在祭奠已故亲人的时候,也常常会奉上几碗饺子作为供品。无论是在家宴中,还是走进江北的任何一座小城镇,水饺馆总是随处可见,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即便再美味的食物,吃多了也可能会感到腻味,但冬至这一天,饺子却总是大家非吃不可的节令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