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故事


每年冬至,北方的家庭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仿佛这已成了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说中,如果在这一天不吃饺子,耳朵就会冻掉。这个有趣的习俗,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便是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南阳人,东汉时期担任过长沙太守。某年冬天,他回到家乡祭祖,途中经过白河时,看到许多人耳朵受冻严重,甚至有些人耳朵已烂掉,无法再恢复。他心生疑问,打听后得知,原来这些人的耳朵是因寒冷天气而被冻坏,皮肤溃烂,甚至严重的已经失去了耳朵。

在北方的冬季,气温极低,河面结冰,甚至连屋内的水缸也能冻成冰块,水管都可能因此爆裂。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中行走,若不小心保暖,在外的皮肤很容易冻伤,尤其是耳朵这类薄弱的部位,常常遭殃。

张仲景一向关注百姓疾苦,看到这一情况,他深感痛心。于是,他赶紧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大家。他根据中医理论,精心配制了一种膳,既能祛寒,又能治愈冻伤。做法是将羊肉与白广椒、当归、茴香、肉桂等中一同煮熟,然后将羊肉捞出,加入葱、姜、蒜、萝卜等辅料,撒上油盐和花椒粉,最后用面片包成小疙瘩,煮熟后连汤带疙瘩一同食用。

张仲景在家乡的名气极大,他开出的方子,村民们都非常信服。由于许多人家贫困,冬季的日常饮食往往只是简单的稀饭,哪里有多余的钱来买羊肉和中呢?看到这一点,张仲景决定采取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他决定亲自准备这些膳,帮助村民治疗冻伤。

为了尽快救治乡亲们,张仲景带着家人忙碌起来。杀羊的杀羊,擀面的擀面,包饺子的包饺子,甚至连剁羊肉、烧水、砍柴等杂活都亲力亲为。大家齐心协力,忙得热火朝天。膳准备好后,张仲景便邀请那些耳朵冻伤的村民前来吃“祛寒娇耳汤”。乡亲们端着碗,吃得满头大汗,身体渐渐温暖,冻伤的部位也逐渐痊愈。通常,吃上三天,冻坏的耳朵就能恢复如初。

这一消息很快在南阳、邓州及周边地区传播开来,许多人纷纷前来求医问。连南阳东部的村民们也都听说了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纷纷前来治疗冻疮。人们把这种汤称为“娇耳”,也就是“娇耳汤”。

随着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张仲景的善举。有一天,他看到前往涅阳求医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远道而来的老年人和儿童,路途十分不便。于是,张仲景决定在南阳城东设置一个专门的汤舍。这个地方靠近交通要道,既方便人们前来,又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