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写的是谁 云想衣裳花想容指的是谁
李龟年,这位深谙音律的乐师,向来被人称道。在《云仙散录》中,有一则关于他的趣事,颇有几分《世说新语》的风味。一天,李龟年应邀到岐王李范的宅邸,正巧碰上两位女乐师在帘后弹奏琵琶。他静静听了一会,突然笑着说道:“弹琴之人,必有一秦一楚的根基。”众人闻言纷纷表示怀疑,唯独李范笑着拍手称赞:“果然不愧是先生,您一眼便看出,这二人分别来自陇西和扬州。”在场的人无不惊讶。而更令大家吃惊的是,李龟年竟然一言不发,走上前去,掀开帘幕,直接走向那位来自陇西的女乐师。他捡起旁边的琵琶,弦音,开始演奏。那一曲清扬高远,动人心弦,演奏完毕,他深深作揖,便转身离去。众人仍在陶醉于音乐的余韵中,连李范也未曾感到任何冒犯,反而赞叹连连。
《松窗杂录》里,还记载了李龟年与唐朝另一段故事,虽他是其中的配角,却也让人印象深刻。那是一个春风和煦的夜晚,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月光下品赏着盛开的牡丹。李龟年带领乐队在旁奏乐,气氛优雅而浪漫。突然,玄宗开口说道:“今晚如此良辰美景,何不换些新词?”于是,他命人召来李白。李白这个“诗仙”自然酒量非凡,那夜他已然醉态可掬,才刚刚步入宫中,便被玄宗招呼到身边。看到李白举杯一饮而尽,玄宗笑着问:“还能再喝一杯吗?”李白接过贵妃递来的葡萄酒,毫不犹豫地饮下,抚须笑道:“既如此,王者不必忧心了。”接着,他转身面对牡丹花,吟咏起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的吟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玄宗拍手称赞。而李白则在月下徐步,如仙人临世,索取纸笔写下了另一首词:“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李龟年看过后平静地说道:“若是用《清平调》来演奏,便最合适。”玄宗点头称好,随即要求李龟年为这词谱曲,并亲自以玉笛伴奏,场面堪称盛况。
与杜甫的交情,史书中并无太多记录。那个时候,杜甫尚未成名,只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小官,四处奔波,而李龟年早已声名赫赫,是宫廷中的乐师,曾为天子奏乐。二人或许只是点头之交,互不深交。时光流转,许多年后,杜甫漂泊至长沙。那是大历五年(770年),杜甫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依然困顿潦倒,身无长物,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在长沙的一个简陋宴席上,他偶遇一位破旧的老乐师,衣着褴褛,依然保持着天宝年间的风貌,怀抱一把老旧的琵琶,边弹边唱着一首《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宴会的气氛依旧热烈,酒杯不断,笑语盈盈,没有人去注意老乐师的歌声。
杜甫却突然站起,举杯走到乐师面前,激动地说道:“先生,请喝下这杯酒。”老乐师接过酒杯,边喝边喃喃自语:“这首诗是王维为我作的,你知道王维吧?”杜甫点头称是,“我知道,您就是李龟年先生,先帝最钟爱的乐师。”老乐师的眼睛瞬间闪过一丝光芒,但很快又暗淡了下来。“先生,您认错人了。”他低声说道。杜甫紧住老乐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不会的,那时我还年轻,我在长安听过您的演奏,那时您在宫中演奏过,我一生都忘不了。”那天,杜甫喝了不少酒,临别时,他送给老乐师一首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那一年的江南,的确是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