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的故事 三年级阅读书稻草人的内容
《稻草人》是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必读书目之一。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孩子们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不容易。
这篇作品由陶行知先生创作,完成于1922年,至今已过去了102年。回望百年岁月,历史的洪流飞速向前,虽然短短百年不过是眨眼之间,但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和科技突飞猛进。而三年级的孩子们,依然难以真正理解那个不安、贫困交加的时代背景。
《稻草人》不仅是陶行知创作的作品,也是文学史上首篇被公认的童话故事。作为这一传统的开端,它承载了许多深刻的社会寓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尽职尽责的稻草人
故事中的稻草人,是由竹园中细长的竹枝和陈旧的黄稻草组成的。它没有五官,样子十分简单,头上戴着一个由编织篾丝或打孔荷叶做成的帽子,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竹扇。它的身躯虽然简陋,却有着无比坚定的责任感,始终默默守护着田间的稻谷。
可怜的老妇人
稻草人所在的田地属于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她的丈夫在她中年时去世,而她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勉强偿清丈夫的丧葬费用。紧接着,儿子又因病去世,她再次花了三年时间还清了儿子的丧葬债务。更为不幸的是,接连两年发生严重的水荒,本应丰收的稻谷要么腐烂,要么长出了杂草。悲伤和压力让老妇人的双眼几乎失去了视力。她本以为今年会是个好年景,没想到稻谷又被虫子侵害,而她因眼疾无法察觉,任凭虫害肆虐。
稻草人看着这些变化,虽然竭尽全力想要帮助,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自己也逐渐变得疲惫不堪,愈发憔悴。
渔妇和孩子的无奈
在那个年代,女性往往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故事中,稻草人见证了一位渔妇与她生病的孩子艰难求生的情景。
一个寒冷的夜晚,这位渔妇带着一直咳嗽不止的孩子,孤单地在河边捕鱼。她一边拖着病重的孩子,一边努力投网,希望能够捕到鱼。捕鱼并不顺利,几次下网都没有收获。好不容易捕到一条鲫鱼,但疲惫至极的渔妇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瞌睡。就在她沉沉入睡之际,那条鲫鱼还在水中拼命挣扎,似乎在责怪稻草人为何没有救它脱困。
稻草人目睹这一切,却无法开口解释自己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流下泪水。它知道自己不能改变这一切,内心的无力感与痛苦让它不知所措。
投河的女子
在那个年代,命运往往对女性尤为苛刻。一位女子因为家人是赌徒,最终到将自己卖掉的境地。她失去了亲生孩子,心灰意冷,对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已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最终,她选择投河自尽,试图结束这一切的痛苦。
稻草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尽管它希望能够伸出援手,却始终无法改变女子的命运。它无声地立在田间,看着女子离去,内心满是无法言说的哀伤。
无声的守护
故事中的稻草人,是一个象征着责任与无助的形象。它尽管具备守护田地的职责,却在面对的疾苦与无情时,显得如此无能为力。它无法拯救那些被命运的人们,只能默默守望,承载着自己作为稻草人的使命,静静站立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
通过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悲剧和无奈的世界。虽然稻草人没有语言,也无法行动,但它的存在却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心中的无声抗议。
《稻草人》不仅是一篇童话,它也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力感。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沉重氛围,也能体会到在困境中,如何坚守与忍耐,甚至在绝望中寻找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