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古诗全首带拼音 浪淘沙古诗全首
《浪淘沙·闷自剔残灯》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一首词。上半部分描写了一个深秋的寂静夜晚,词人在孤灯下独自坐着,思绪纷乱,心情沉闷,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下半部分则表现词人已经是三更时分,仍无法安眠,孤独的心境与四周的寒气和秋风交织在一起,情感愈加深沉。整首词通过层次递进的方式将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压抑和愁绪。
译文
秋夜寂寥,灯火已微弱,我轻轻拨动灯芯,试图让光亮一些。庭院中空无一人,雨丝轻落,发出滴答的声音,这无休止的雨声似乎在呼应我的烦躁不安。西风又吹了起来,带来了刺骨的凉意,秋天的气息令人倍感萧瑟。城墙上传来沉闷的梆子声,时针已经指向三更,但我依然辗转难眠。寒风渐起,我推上屏风,试图隔绝外界的一切,却发现自己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纠结。即便我曾试图通过修佛来消除心中的烦恼,可为何我的情感依然无法控制呢?
注释
浪淘沙:此为词牌名,原为唐代的教坊曲,后演变成柳永、周邦彦所作的《浪淘沙漫》等曲调。此词为双调五十六字。
剔:即拨起,指调节灯芯的动作。
空庭:指寂静无人的庭院。
那更:指此时秋雨和西风交织,令人感到愁闷不堪。秋风带来的萧瑟之音,仿佛是专门为增添人的烦恼而来。
城柝:指古代夜间巡逻时敲打木梆发出的声音。
银屏:银饰的屏风,通常用于隔挡寒气。
戒香:佛教中用来净化心灵、消除烦恼的香。此处指词人试图以佛教的方式来克制自己的多情之心。
赏析
上半部分表现了词人孤独的心境和无可奈何的情感。通过“闷自剔残灯”这一描写,揭示了词人独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心情压抑而无法释怀。那种寂寞与无聊,正如一盏残灯,灯芯微弱,光亮已尽,仿佛词人的内心世界也变得萧索而空虚。接着“暗雨空庭,潇潇已是不堪听”一句,通过对秋雨声的描述,表现了外界的景象如何与词人的心情形成共鸣。风雨交加的声音令他心生愁绪,仿佛这些自然之音无情地刺激着他脆弱的情感。
紧接着“那更西风偏着意,做尽秋声”,秋风肆虐,似乎有意增添词人的忧愁,带来更为深沉的悲凉。这种愁绪的加深,使得整首词的氛围变得愈加沉重,表现了纳兰性德特有的悲伤情怀。这种极致的悲伤,让人感受到词人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下半部分则转向了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无法安眠的状态。三更时分,夜已深,词人仍旧难以入睡。通过“城柝已三更,欲睡还醒”,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词人孤独的心境。寒冷的夜晚,窗外是无尽的黑暗,词人内心的苦闷似乎比外界的寒冷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他尝试用佛法来释怀,用“曾染戒香消俗念”来消除内心的纷扰,可是内心的情感却依然无法遏制。这种自我矛盾的心态,令词人的愁思愈加深重。
纳兰性德在这首词中的情感表达可谓深刻且细腻,通过外界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出他复杂的心境。这种通过自然界的变化来映射内心世界的技巧,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让人深刻感受到词人那种情感无法释怀的痛苦与困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前后,那时的秋夜,纳兰性德独自坐在空寂的庭院中,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伤与烦恼,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他写下了这首《浪淘沙·闷自剔残灯》。通过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与表达,纳兰性德展现了他深邃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悟。此词与陈维崧的《浪淘沙·和容若韵》相对照,给人以更为深刻的情感共鸣。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在清代文学史上,纳兰词被视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身处满汉文化交融的历史时期,纳兰性德的词作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