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古诗带拼音朗读 一年级《长歌行》带拼音
一生必读的古诗:字音的变迁与思考
在我们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字,其读音与现代汉语的发音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常常让人感到惊讶,尤其是在学习先秦或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时。记得在那时,老师们特别强调了一些古诗中发音的特殊之处,每每提及这些,我都感到既新奇又困惑。回想起来,我自己在学习时是那种不深究的类型。举个例子,老师讲课时,我常常只是听前一部分,后面就开始走神,还自以为“都懂了”,这也成了我学习上的一大短板。老师常说我“拿了半截就跑”,又形容我像“半罐水”。对于那些不感兴趣的知识,我从不深挖,不去查证,解决不了的知识盲点也就放任不管了。虽然现在我还能记得一些老师讲过的字音异同,但对于背后的原因,早已不记得,甚至懒得去探究。这里挑出几个例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同回味和思考。
1.《离骚》中的“降”字
屈原的《离骚》中有这样一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在这句中,字面上看,“降”应当读作“jiang”或者“xiang”,但古代的读法却是“hong”。为什么会这样?至今我已经记不清了。
2. 《诗经•小雅•棠棣》中的“家”字
《诗经•小雅•棠棣》中有句:“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u)。”这句里的“家”字,现代我们读作“jia”,但在古代,应该读作“gu”。当时,老师解释过这个读音的由来,但现在我却完全想不起了。
3.《长恨歌》中的“佳”字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句:“后宫佳丽三,三千宠爱在一身。”如今我们读“佳”字时,通常发音为“jia”,但当时在唐代,读音应为“guai”。这个变化的原因,我也记不太清楚了。
4.《声声慢》中的一系列字音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有这样一段:“寻寻觅觅,惨惨戚戚,最难将息,晚来风急……”这里的“觅”字不是读“mi”,而是“mie”;“戚”字不是“qi”,而是“qie”;“息”字不是“xi”,而是“xie”;“急”字不是“ji”,而是“jie”。这首词的每个韵脚字,读音都要带上一个“e”的音节。老师让我们按照这种方式朗读,的确能让整首词显得更加有韵味,但我记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读。
5.《山行》中的“斜”字
杜牧的《山行》中有这样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的“斜”字,我们现代通常读作“xie”,但根据老师的讲解,唐宋时期应该读作“xia”。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老师提到过,唐宋的诗词中,“斜”字的读音普遍为“xia”。
关于“斜”字的读音,现在仍然有很多争议。这让我思考到,古诗的韵律对于字音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那些押韵的字。例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斜”字如果读“xie”,就无法与“花”字押韵;但如果读作“xia”,则完全符合古代的音韵规范。在唐宋时期,确实可以确认“斜”字的读音应为“xia”,与“家”、“花”、“麻”等字相韵。这也说明,字音的变化或许是由于单字发音的演变,或是韵母整体的变化所引起的。例如,古代的“e”韵和“a”韵可能在发音上接近,因此这些字在古代读音中便能押韵。
通过这些古今不同的字音,我不禁思考语言的演变过程。我们今天的发音或许和几百年前的读音大相径庭,但这种变化也正是语言活力的体现。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知道的古今异音字,欢迎一同分享,交流学习,共同感受这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