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 初一论语第十二章课文
今天继续阅读《论语》中的一则,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前我读到这句话时,基本上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的,知道孔子说的是:三个人同行,一定能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别人有优点就应该学习,别人有缺点就要改正。今天再细细品味这句话,似乎可以从中读出更多的深意。孔子所说的学习,实际上是指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而所谓的“改正”则是改进自己身上的不足。
我们来看一下“此中三人”的“3”字,传统的解释往往将其视为一个概数,即表示“多人”。但将其理解为概数是否合适呢?“三人行”字面上的意思并不完全等同于“多人行”。我认为,孔子并不是在泛指多人的情形,而是想通过这个小小的情境来阐明更深的道理——即使仅仅是三个人同行,其中也能找到值得学习的人。
接着,关于“择其善者”和“其不善者”中的“其”和“善”字,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思考。这里的“其”究竟是指“他们的”还是指“其中的”呢?而“善者”到底是指一个“好人”还是指“好的一面”呢?我们不妨看看古人的解释,或许能从中找到线索。
宋代的朱熹曾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焉。两人中若有一人好一人不好,我应当选择那个好的人学习,那个不好的人则应当改正他。” 另一位学者,尹氏,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看到贤良之人,我们应该效仿;见到不贤之人,则应当反省自己。” 由此可见,这两位解释者认为,孔子强调的是要从他人的优点中汲取力量,从他人的缺点中警醒自己。
另一位注释者,三国魏的何晏则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他认为:“我们在与他人同行时,并无固定的‘贤愚’,没有固定的‘老师’,只有在某一时刻,某些人的言行符合我的追求时,我才会选择跟随他们的好。”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孔子所说的“老师”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情况而变。
宋代学者邢昺进一步解释了何晏的观点,他说:“孔子强调的是,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任何人都可能是我的老师。即使是三个人同行,虽然大家不分高低贵贱,但总能从他们身上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些优点可以是我的‘老师’,而那些不足之处则提醒我需要改正。”
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并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指实际的三个人,孔子用这个具体的例子来启发我们,即便是身边的人,大家的言行举止也都可能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将“三人”理解为“多人”,其实是失去了原文的真实意图。
“其善者”和“其不善者”中的“其”究竟指代谁,也值得我们思考。朱熹和邢昺都认为,“其善者”应当是“那些优点显著的人”,“其不善者”则是那些有缺点的人。孔子的意思就是要我们从他人的优点中找到可以学习的东西,从他人的缺点中找到值得改进的地方。
再细究原文的每个字,孔子这段话的含义就变得更为清晰。“子曰”中的“子”指的是孔子,“曰”是说的意思;“三人行”中的“三”表示具体的三个人,“行”则是指同行;“必有我师焉”中的“必”表示必定,“有”是指存在,“我”指的是自己,“师”则是老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择”是选择,“善者”指的是好的一面,“改之”指的是改正。
通过这样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非简单地讲一个学习与改正的道理,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在他人的行为中找到值得学习与警醒的地方。
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广泛性与灵活性。三个人同行,必定有人值得我们效法,亦有人能够警示我们。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习优点和改正缺点的普遍道理,更是在提醒我们,任何时刻、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