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技术


在当今的软件测试工作中,为了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提高测试效率和效果,我们采用了多种策略来辅助测试人员完成工作并推动项目进度。其中,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作为最普遍的方法,已经在理论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探讨。实际运用中,我们需根据具体的任务特性和时间安排来合理选择。

对于那些初入软件测试领域的同仁,即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背景,也能够通过业务验收和系统功能测试等方式,实现明显的收效。例如,从仅仅参照需求和业务规则书写案例,到现在能够根据项目特性和业务场景,灵活运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以及逻辑覆盖和基本路径等多种方法进行测试。基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和测试经验,以下将对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及灰盒测试的应用场景进行简要推荐。

一、黑盒测试的应用场景

黑盒测试注重系统的输入输出规则,无需深入探究程序的内部逻辑和数据处理。建议在对稳定运行的大中型系统进行小规模的功能优化或改造时使用此方法。只需明确当前项目的改造点,验证其与已有功能的关联性和影响,针对改造范围进行测试即可。

对于复杂度和重要性较低的系统,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黑盒测试方法。明确业务需求后,使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等方法设计测试案例,并结合程序特征、个人经验及冒烟测试情况对案例进行修订补充。

在系统功能测试已完成的基础上,业务方的业务验收测试亦可采用黑盒测试方法,这降低了团队组建和测试成本,无需业务人员对代码和软件逻辑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

二、白盒测试的应用场景

白盒测试则要求测试人员对代码和程序逻辑有一定了解。一般单元测试及集成测试适合使用白盒测试方法。

在新建系统或已有系统新增重要模块时,建议采用白盒测试方法,如逻辑覆盖或基本路径测试法。特别是当程序中存在较多校验关系且这些关系间存在嵌套时,使用白盒测试更为合适。可参考程序代码、详细设计说明书、程序控制流图等相关资料,以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

在优化改造系统时,白盒测试亦有助于关注改动对原有程序的影响,以及调用方或消费方是否受到影响。对于缺陷或问题集中的功能和模块,应及时调整测试方法,由黑盒测试转为白盒测试。

以我个人的工作经历为例,在参与的柜台业务系统及客户定制化应用等项目中,根据项目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对于成熟的柜台业务系统的小规模优化改造,黑盒测试足以满足需求。而在银行对公业务的定制化应用或功能优化中,白盒测试方法则用于辅助案例设计。

在最近一次新增模块的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基本路径法设计流程案例。面对复杂的交易流程和多种状态,我们通过分析程序控制流图、导出基本路径集合并进一步设计测试案例,以确保在有限的人力和时间下实现最大的测试覆盖率。

无论黑盒、白盒还是其他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软件系统服务。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对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并按时上线至关重要。作为测试人员,我们应根据项目情况、时间成本和个人偏好进行适当选择。

"不论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关键在于在适当的资源和时间内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和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