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满100岁称为什么 满100岁在古代被称为什么


1.襁褓:婴儿初生至周岁前

此词语用以描述婴儿尚未满周岁时的状态,发音为qiǎng bǎo,也写作“襁緥”、“襁保”、“襁葆”、“繦緥”。它源自古代包裹婴儿的被单与带子,用来形容婴幼儿的初始成长阶段。

2.孩提:幼儿阶段,二至三岁

此阶段指儿童开始学步、玩耍的时期,寓意着孩子对亲情的热爱。如《孟子》中所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

3.始龀:七岁至八岁

此时期为儿童换牙的开始,古人用“始龀”来形容孩子由稚嫩逐渐进入成熟成长的时期。

4.垂髫:年少幼年时期

垂髫指代儿童时期,特指三四岁至岁的孩子。在古代,垂髫是形容儿童头发自然下垂的可爱形象。

5.黄口:十岁以下儿童

黄口原指雏鸟的嘴,后借指儿童。这一时期的孩子因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常被用来形容稚嫩与纯真。

6.总髻、总角:九岁至十三四岁

此阶段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总髻、总角指代的是儿童头发聚束成角的状态,象征着他们逐渐步入少年时期。

7.金钗之年(女):十二岁

金钗作为十二岁女子的代表标志,体现了女孩儿时期由少女过渡到成年的重要时刻。

8.豆蔻年华(女):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用以形容女子十三四岁的青春年华,代表着这一时期的美丽与成长。

9.及笄之年(女):十五岁

笄是指女子成年后举行加冠仪式时的发饰,及笄之年表示女子十五岁,即步入成年的年纪。

10.总发、束发(男):十五岁

在古代社会,十五岁男子要束发成年。此时他应该掌握多种技能与知识,以此迈向更加成熟的人生。

11.、二八:十六岁(女)

是指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十六岁的年轻女子如同瓜字拆开后的两个八字一样充满活力与朝气。

12.弱冠:二十岁的男子

弱冠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冠礼的称呼,象征着他们正式步入成年阶段。尽管此时他们体格尚不健壮,但已经具有了成年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