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来之笔是什么意思 神来之笔的寓意和象征


原本封闭的环境和紧迫的时间,让考场上的气氛如山般,令人的正常发挥变得困难。

但历史的偶然中,总有着例外。

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天宝十载(751年)的那次考试,便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初春的长安城中,一场进士考试如约举行。考试内容是极为重视的诗赋,题目为“湘灵鼓瑟”。

当时,一位青年考生接到,起初颇感压力,但当他挥笔写下前五联时,文字清新工整。却在结尾两句陷入困境。

就在他焦虑之时,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梦中听到的两句诗。

这两句诗无论从声律还是意境,都与他所写的诗篇完美契合。

考试结束后,这首诗因其卓越的表现拔得头筹。这位考生不仅顺利通过考试,更因这首诗在诗坛上留下了不朽的声名。

诗的题目带着浪漫色彩,再加之一点神秘的助力,造就了科举考场上的这一惊世之作。

这首诗便是大历诗人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于鼓动云和瑟,常常听到帝子的灵魂之音。

冯夷空自舞,楚客却无法聆听。

苦涩的音调使金石为之凄然,清亮的音调直入杳冥。

苍梧的山峦似乎也来倾诉哀怨,白芷之间芳馨四溢。

流水传递着湘水之滨的消息,悲风掠过洞庭湖面。

曲终人影已不见,江上数峰静立青翠.

钱起,字仲文,是中唐前期的一位诗人。在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时刻,他与九位文士相互唱和、交游雅集,形成了“大历十才子”的小型诗人。

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年间,钱起虽曾多次落第,但在天宝年间的某次考试中,他凭借《省试湘灵鼓瑟》这首诗脱颖而出,成为了科举路上的佼佼者。

他的早年是在大唐盛世中度过的,然而“献赋十年犹未遇”,屡次离乡赶考却屡屡落第。但他并未放弃,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凭借着独特的才华和一点运气成就了自己。

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付出。钱起也是如此。他的早年是在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努力中度过的。

他的《赠阙下裴舍人》等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仕途的渴望和对才能被赏识的期盼。

而《省试湘灵鼓瑟》不仅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在正史《旧唐书》中留下了神话般的传奇一笔。

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多样,其中进士科重诗词歌赋,而省试则是由秘书省负责的重要考试。

钱起参加的正是进士科的省试。应试诗是对考生功底的极大考验,需要考生熟读经典、善于揣摩主考官的意图,还要注意遣词造句、用韵得宜。

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便是在这样的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佳作。这首诗的结尾两句“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更是被传为佳句。

关于这两句诗,还有一个传说。据说钱起在梦中听到这两句诗,并将其应用在了自己的作品中。虽然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据,但钱起的才华和努力是毋庸置疑的。

钱起的成功并非单纯的运气,而是他一次次失败后重来的坚持和积累。他的才华和大历十才子之首的地位,都是他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