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第几名 为什么榜眼没有探花名气大
古代的科举制度,历来备受世人瞩目。其考试中的殿试,始终有三席特殊的称谓——状元、榜眼与探花,此三名至今仍然为人们所传颂。而除此之外,举人、秀才、进士等称谓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状元、榜眼、探花并非自科举制度设立之初便有。具体而言,将第一名冠以“状元”之称始于唐朝,而第二名与第三名的别称“榜眼”与“探花”则分别在北宋与南宋时期得以确立。
“状元”中的“状”,指的是一种正式的文书格式,如投名状。在未有科举制度的时代,地方向推荐人才时,所写的推荐信便称为“举状书”。其中,“元”字代表第一的意思,如同元旦是一年之始。状元即为科举考试中成绩最佳的考生。
“榜眼”一词中的“榜”,即指黄榜。在黄榜上,第一至第三名的位置分别居于不同排次与位置,恰似眼睛般凸显于榜单之中。因而二、三名遂被统称为榜眼。
谈及“探花”,其实自唐朝时期已有其身影。在科举及第后的盛大宴游活动中,年纪最小的进士被尊称为探花郎。及至南宋时期,官方在殿试后直接将第三名赋予了“探花”之名。
至于“进士”,其字面意义为各地举荐给的人才。在唐朝时,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一科,被公认为难度最高的一类。在宋朝时期,沿袭了唐朝的科举制度,通过进士科殿试的考生会被授予相应的称号。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得以完善并固定下来。人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明清的进士了,其中一甲仅取三人,即状元、榜眼与探花,这三者并称为三鼎甲。
而“举人”,可理解为被选拔出来的人才。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中,秀才们需参加各省举办的乡试并通过,方能获得举人的身份。
“秀才”,指才学出众的人。早在科举制度设立之前,已有“秀才”之称谓用于指代优秀的人才。隋唐之后,秀才成为科举考试的一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秀才”一词被广泛用于指代读书人。而在明清时期,“秀才”特指通过童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