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意义 春节的别称


春季在四季中占首要地位,年节文化中,春节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华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庆祝盛况无与伦比。人们常说的“过大年”,指的就是我们这个热闹非凡的春节。

在古代,我们并没有用“春节”这个称呼来指代农历正月初一的节日。这个概念是在1914年才被正式确立的。春节(新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和别称也颇具趣味。

1970年,我们将传统的“夏历”更名为“农历”,即我们常说的阴历。

先秦时期(即两汉之前),人们称春节为“元日”、“上日”、“献岁”或“过年”。而在夏朝时期,春节被认为是在立春这一天,也有观点认为是农历正月初一。

商朝时期,春节被定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到了周朝时期,又变为了农历十一月初一。随后,在秦皇时期,春节再次改变,定在了农历十月初一。然而在两汉时期,虽然有过不同的称呼如“正旦”、“岁旦”、“三朝”、“正日”和“殷正”,但最终又回归到了正月初一这一日作为春节。

进入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称春节为“岁首”、“元日”、“元辰”或“岁朝”。

到了唐朝时期,唐玄宗颁布了《假宁令》,规定“元正”(即正月初一)和冬至各放假七日。而在宋朝时期,虽然主要还称春节为“立春”,但那时从腊月二十开始放假,直至元宵节,过年气氛十分浓厚。

进入元明清时期,春节的称呼又有了变化,人们称之为“元旦”、“新元”、“岁日”、“新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