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计算 计算降雨量的公式
1. 必须监控和利用的雨水径流总量
雨水径流总量计算公式:W = 10 (0.9 - 0.5) 86.6 1.38 = 478m³。依据上海的标准,要求径流系数应≤ 0.5,详细内容请参见《上海市海绵城市技术规范》第5.4.18条。径流系数Ψ常用于表示硬化面的雨水径流情况,通常取值范围为0.8~0.9。
2. 上海峰值控制计算对应的日降雨量数据
上海峰值控制计算所对应的日降雨量为86.8mm,这是两年一遇的降雨量数据,具体信息可查阅《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附录A。
3. 硬化汇水面积的计算方法
硬化汇水面积F应通过计算硬化地面、非绿化屋面、水面的面积后得出,同时需扣除透水铺装地面面积。例如,F的计算结果为13823.8 ㎡(即1.38公顷),根据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图集的规定,每公顷硬化地面应配备不低于250m³的雨水调蓄设施。据此可计算出雨水调蓄设施的容积V1为345m³。
4. 初期雨水的弃流计算
在处理初期雨水时,应弃除一定厚度的径流水。对于屋面和硬化地面,弃流厚度分别建议采用2~3mm和5~10mm。按照这一标准,上述例子的初期弃流量计算结果为85m³。
5.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储存设施计算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储水量V2计算结果为48-85=-37m³。若从径流指标进行控制,则可不必设置调蓄水池。
6. 地块径流削减量控制指标的计算
特征调节因子需参照《上海市海绵城市技术规范》表4.3.4取值,对于居住用地,取值范围为0.6~1.0,本例中采用0.6。基于这一数值和特定公式,V3的计算结果为263m³。(其他城市通常采用“场地面积×综合径流系数×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下的海绵城市设计降雨量”的计算方式。)
7. 确定雨水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
综合比较V1(345m³)、V2(0m³)和V3(263m³),取最大值作为雨水调蓄水池的有效容积,即345m³。当设置的雨水调蓄回用水池有效容积小于345m³时,不足的部分可通过设置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形式来补充。例如,若需100m³的调蓄容积,可考虑设置1000㎡、深度为100mm的下凹式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