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代表的寓意 白露有什么寓意和象征


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标志着太阳达到黄经165度的时刻,每年公历的9月7至9日我们都能迎来这个节气。今年的白露恰好落在9月7日,农历八月十二,而三天后便是中秋佳节。那么,关于白露,你又了解多少呢?

你曾思考过“白露”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吗?它与仅有一字之差的寒露有何不同呢?今年白露之后,天气还会保持炎热吗?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些有趣的问起吧!

古诗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不是让你对白露有了初步的想象?在元代文人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白露”的解释为:“当水土感受到夜晚的寒气,在凌晨凝结成水珠时,便到了白露节气。”这形象地描绘了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象。

作为秋季的初见之节气,白露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寒气的增长,也预示着气逐渐下降。尤其明显的特点是早晚温差逐渐拉大,最高温和最低差距有时可达十几度。白露也成为了二十四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提到白露,很多人会与寒露相提并论。仅一字之差,却大有不同。那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呢?

首先在时间上。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出现在每年的9月7至8日,而寒露则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出现在公历的10月8至9日。这两个节气之间隔着一个秋分。

其次在寓意上。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地面水汽因感受到寒气而凝结成露水,象征着天气逐渐转凉。而寒露则表示气温更低,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季,以风清气爽、少雨干燥的天气为主;北方则更显冬天的景象。

最后在三候表现上也有所不同。白露的三候描述了鸟类为过冬做准备的情景,而寒露的三候则描绘了鸿雁南迁、雀鸟难觅及菊花绽放的景象。

关于白露节气的天气,它标志着由热转凉的过渡。在北方地区,白露时气温明显下降,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然而在南方地区,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依旧会感觉较为炎热。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白露”虽然是夏末秋初的代表节气,但南方在白露时节往往看不到露珠。而且按照“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的标准,南方大部分地区在进入白露后还未真正进入秋季,因此依旧会感觉热。

不过即使白露后依然有些许热意,但早晚已显得凉快。俗话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味着到了白露要更加注意保暖,以免感冒。实际上,过了白露后早晚确实非常凉爽,甚至需要盖被子入睡。

随着白露的到来,暑热的日子渐渐远去,它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一场场秋雨过后,万物将感受寒气而逐渐凋零。然而对于农民来说,这也意味着许多粮食作物逐渐成熟,他们将开始忙碌的收获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