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flag flag是什么意思


在时间的流转中,关于设立目标的讨论似乎从未停歇。2019年,我们是否该立下一些标志性的承诺?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同事在单位年会上的一番话让我回想起这个话题。

实际上,将“定下计划”称作“立flag”,早已为结果的反转预留了空间。如同影视剧中士兵与女友的告别,或侠客内心的独白,我们内心深处总会隐隐担忧那即将成为泡影的承诺。面对此情此景,心急的观众或许会渴望冲进屏幕,提醒他们不要轻易许下承诺。

有趣的是,我们虽然洞悉了立flag的剧情走向,却仍乐此不疲地为自己设立目标。每到岁末年初,朋友圈便成为了一年一度的立flag盛会。

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往往出人意料。网友们在某乎上的统计显示,虽然多数人年初立下的flag只实现了半数左右,但其中夹杂的真实性和虚假性却难以界定。这意味着立得flag越多的人,越容易经历“倒旗”的窘境。

尽管如此,年初立flag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仪式感,即使最终的结果是看着它倒下。有人试图跳出这个循环,宣称不再立flag。一位网友在尝试不立flag后反而感到更加迷茫和焦虑,这促使他再次立下了新一年的flag。

为何人们年复一年地陷入这种循环呢?因为当初立flag时,我们往往是真诚的、相信能够实现的。即使最后未能如愿,这种追求目标的过程也能给予我们安慰。万一实现了呢?那将是意外的惊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立flag都像是一种心理安慰和自我激励。

在朋友圈等平台上,立flag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人们不仅为自己定下目标,还借此打造人设、寻求认同。甚至有些人的戏谑和存在感也通过立flag来体现。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只要大家会心一笑,就没有必要认真对待。

说到底,flag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它既可以是目标与现实的桥梁,也可以是人的态度和努力的体现。那些认真对待flag的人会努力保护它不倒下。例如我的同学通过将生活中的好事和坏事都与跑步联系起来,成功实现了瘦身的目标。

与此那些在线上持游戏心态的人也许在私下里认真生活。他们可能选择远离喧闹的社交环境,回归现实并默默努力。这同样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