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两种意义


深入探讨:乘法教学中的误区与正解

一、教材中的乘法误区何在?

我们的数学教材在教授乘法时存在一个显著的认识偏差。这个偏差在于将“7个2相加”与“2个7相加”这两种不同的运算过程混为一谈。这种混淆了运算过程与结果的做法,在引入乘法交换律时显得尤为尴尬。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学期的乘法交换律时,我们原本应该明确地解释这两个过程并不等同,但教材却未明确区分,导致学生对乘法的理解产生偏差。

二、乘法读法的微妙之处

在教授“2乘7”的读法时,我们建议采用“2乘以7”的表述。这样的表述不仅有助于学生自然过渡到除法的理解,而且强调了乘法运算的顺序性。虽然不过分强调“乘”与“乘以”的区别,但选择更有利于后续学习的读法是必要的,以避免在后续学习“除”与“除以”时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三、家长如何协助纠正

家长应从基础数数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来源。数字符号的出现使得连续数数成为可能,而相同数的连续加法则逐渐演变为乘法。加减法中的相同数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如使用小石头作为计数的工具。爱因斯坦的名字原义即代表“石头”,这让我们联想到小石头是人类早期的计数工具。

四、乘法的实质与意义

回到主题,我们以小石头为例来说明乘法的实质。如果我们竖着数小石头,每一列有2颗,共7列,那么小石头的总数就是7个2相加。书写这样的加法式子可能会较为繁琐,特别是在石头数量众多时。我们采用了乘号来简化这个过程。比如,“7代表有7个2”,读作“2乘以7等于14”。这样,即使是一百个2相加,我们也可以简写为“2×100”。

五、乘法交换律的启示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横着数这堆小石头,每行有7颗,共两行。这时,小石头的总数则是2个7相加,读作“7乘以2等于14”。此时孩子们会发现,“2乘以7”和“7乘以2”虽然代表的过程不同,但结果相同,这正是乘法交换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