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谢花飞飞满天 歌曲《花开花落》原唱
自然有序,时序更迭,每一节气的都是大地的诗篇。今日,我们迎来了这首诗篇中的新章——芒种。
与其它如“春分”“夏至”等标示季节变迁的节气不同,芒种与农耕活动的紧密联系尤为显著。芒种一词,既象征着收获的时刻,也标志着新的播种周期的开始,充分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忙碌。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芒种之日亦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红楼中的女儿们在大观园内为花神举行送别之宴,黛玉则因百花凋零而自伤身世,泪吟《葬花吟》,情景凄美。
芒种到,农耕忙
每年大约在6月初,当太阳的轨迹抵达黄经75度时,芒种便悄然而至。此刻,北半球被仲夏的热烈怀抱所包围,阳光明媚,雨水丰沛,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芒种”一词最早可见于两汉时期的《周礼》,其中“芒”字指的是某些禾本科植物籽实外壳上的细刺,如稻、黍、稷等有芒之谷。而《历书》则详细描述了芒种的农耕意义,指出这是晚稻等谷类作物播种的最佳时机。
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芒种成为农人们忙碌的季节。南方水田如镜,正是插秧的高峰期;北方麦浪滚滚,芒种的到来意味着麦收的开始。地域的差异为芒种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人将芒种分为三个物候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这一时节的生态变化: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些物候现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节律,也成为了古人观察自然、感悟生命的方式。
唐代诗人元稹和宋代诗人陆游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芒种时节的自然之美和农忙景象。他们的诗作不仅展现了农人们辛勤耕耘后的喜悦与满足,也传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尊重。
青梅煮,花神饯
芒种前后,阳光与雨露共同滋养着大地,动植物敏锐地感知着季节的变化。人类社会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与芒种相关的文化习俗。
在芒种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祭祀和农耕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南方地区还有煮梅的习俗,人们将酸涩的青梅烹煮成美味的梅子食品,既保存了梅子的营养价值又改善了口感。
而依据《红楼梦》的描述,古人在芒种还有为花神送行的习俗。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女孩子们为花神饯行,场面热闹非凡。虽然其他文献中难以找到关于“饯花神”的确切记载,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文学想象来感受这一浪漫的习俗。
无论是在农耕中的忙碌还是在文化习俗中的浪漫,芒种都是大自然诗篇中的一章。让我们在这时节中保持内心的节奏,共同迎接盛夏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