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的天敌 水葫芦最忌三种鱼
提及国内最具挑战性的外来入侵生物,非水葫芦莫属。
水葫芦,又被称为凤眼莲,原产于南美洲。因其根叶间有如葫芦般的部分,而得名。
从外观上看,水葫芦的茎叶飘浮水面,蘖枝平铺于水面。花开时,其花朵形似鸟眼,故又得名“凤眼莲”。
在1901年,水葫芦被引入我国作为观赏植物,甚至在慈禧的个人花园中也有种植。在上个世纪的40-50年代,它曾被当作猪饲料在南方多地推广。由于它须根发达、分蘖繁殖迅速且管理粗放,一度成为净化水质的得力助手。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水葫芦在我国境内没有天敌,且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繁殖速度惊人。在理想环境下,单株水葫芦一个月内能繁殖近4000个个体。
由于养殖模式的转变,水葫芦不再被用作猪饲料,这导致它在南方水域迅速扩散成灾。
水葫芦茂盛的枝叶导致水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这些水下植物是当地生态链的基础,它们的死亡了食物链,造成水生动物的大量死亡,给当地渔业带来重大损失。
更重要的是,水葫芦的蔓延导致航运路线受阻,对当地船运造成。
尽管水葫芦能富集水中的重金属如锌、铅、汞、镍、镉等,并去除水体悬浮物以净化水质,但它只是富集重金属而非消化它们。水葫芦死亡后,重金属会重新释放出来,进一步污染水体。
目前,尽管我国尚未完全清除水葫芦,但在许多地方其数量已逐渐减少。过去常采用人工或机械打捞的方式治理,但只要有一个水葫芦未被打捞上岸,就会再次泛滥。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水葫芦在其原产地之所以没有泛滥成灾,是因为有专门的昆虫——水葫芦象甲以之为食。引进这种昆虫或水生动物可能对我国生态造成威胁。
虽然生物防治方法受限,但科学家们发现通过净化水质可以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生长。例如,云南滇池曾因水质改善而使水葫芦得到控制。
除了滇池外,其他原本水质较差的水域也得到了有效治理,当地的水葫芦蔓延得到了控制。
研究人员还发现水葫芦难以翻越物理屏障,如在水葫芦边缘设置围栏可以限制其扩散到其他水域。
现今许多水塘被填平或干涸也是导致水葫芦减少的原因之一。
水葫芦的泛滥曾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并了生态环境。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才得以控制它,但至今仍未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