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人心齐,泰山移意思是什么
回顾儿时的记忆,当阅读《三国演义》时,我心中最为敬佩的人物并非张飞或关羽,而是智者诸葛亮。为何独爱他呢?
普遍的观点认为,诸葛亮是世间最聪明、最富有计谋的智者。面对任何对手,他都能以那把白羽扇悠然摆动,轻轻一算,仿佛将敌人于鼓掌之中。如果谈及《三国演义》中最具魅力的男性角色,恐怕无人会持反对意见吧?
提及诸葛亮之名,便不禁让人心生敬意。
小说对人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随着我们的成长,逐渐明白,诸葛亮的智慧虽高,却也远未达到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神奇。正如一句俗语所说:三个平凡的工匠,有时也能胜过一个诸葛亮。
我曾记得,小时候初次听到这句俗语时,对于“臭皮匠”充满了好奇。我想知道,大家在小的时候是否有过与我相似的疑问?估计多数人对这“臭皮匠”究竟为何意,仍旧是茫然不解。
诸葛亮之才名流传千古。
让我们分享两个与之相关的故事。第一个故事中,“臭皮匠”应理解为“丑皮匠”。曾有一次诸葛亮要建宝塔,塔顶需放置一个五丈高的铜葫芦,这令众多工匠束手无策。
不料三个相貌平凡的皮匠主动站出,用牛皮制成大葫芦,装满砂子作为浇筑模具,以独特的方法成功制作出铜葫芦。百姓口口相传,连诸葛亮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竟被三个看似不起眼的皮匠解决了,因此有了“三个丑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但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再来说说另一个故事。
尽管很多人认为第一个故事稍显离奇,但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却颇为权威,因为它被收录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标题为《三个臭皮匠胜似诸葛亮》。话说诸葛亮带兵渡江时遭遇急流险阻,一般的竹筏小船无法渡过。
正当诸葛亮一筹莫展之际,三个皮匠出现,他们制作了类似现代气垫船的羊皮筏子,帮助诸葛亮顺利渡江。但因筏子使用时间较长而发臭,故此三人被称为“臭皮匠”,从而形成了这句俗语“三个臭皮匠胜似诸葛亮”。
在古代军中,“裨将”为军官中的一种,相当于副将之职。在战争中,副将常常作为主将的智囊团存在。就如诸葛亮不在时,主将与三位副将共同商议、集思广益也能取得胜利。
关于俗语的演变。
在“裨将”一词最初流传时,人们为了使其听起来更为接地气,在前面加上了“臭”字,形成了“三个臭裨将胜似诸葛亮”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