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暂留原理 生活中视觉暂留的例子


在我们华夏的智慧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语:“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过去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我们对此深信不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领悟到并非目睹即为真相,这逐渐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理念。

那么,为何我们会接纳“眼见未必是真实”的观点呢?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些相关研究结果。1824年,英国伦敦大学的皮特·马克·罗葛特教授在他的研究报告《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中首次提出这一现象。视觉暂留,也被称为“余晖效应”,是指当物体在快速运动后,即便在人眼所见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感知到该物体0.1至0.4秒的残影。

这其实体现了人眼的一个特殊性质:视觉暂留原理。当我们观察事物时,光线信号被传输至大脑,并经过短暂的处理。当光线作用结束,视觉形象并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留下一个短暂的残留视觉,我们称之为“后像”。这种视觉的残留现象就是“视觉暂留”。

我们的感官体验远不止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都是我们感知外界的方式。视觉在所有感官中尤为关键,因为我们所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中,有超过80%依赖于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大脑皮层枕叶以及它们之间的视路系统协同工作。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反应是极其复杂且功能多样的。

例如,当你凝视一张静止的图片30秒后,尽管你明白它实际上并未动弹,但你可能会觉得图片似乎在动。这就是你的视觉与实际感知之间的差异。同样地,魔术也能给我们带来错觉的感受。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并非简单地直接呈现于眼前和耳中。它们在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后,与我们的环境及内心状态相结合,产生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内心平静的人看世界也会是宁静的;而一个内心不安的人所看到的外部世界可能也是充满紧张与不安的。

鉴于生理和心理等多重因素,“眼见未必为实”的观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有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听到的也只是你想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