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性格偏执的人聪明吗
先来看看大家是否认同以下对一种特殊心态的描述:
这种心态表现为一种过度的警觉和深思,对目标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虽然有人可能不会采取这样的态度,但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却,一旦确立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对目标的确定性超乎常人。这种心态在中文互联网上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我注意到,虽然“偏执狂”这个词被用来形容如雷军、王兴、张小龙、乔布斯、马斯克等人的成功特质,但我怀疑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否被准确理解。实际上,
“只有做好充分准备和保持警觉的人才能生存”才是更加贴切的表述。
有一本著名的著作,可惜的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句话已经被误用为的一句,被那些固执、狂妄,与外界格格不入的人作为自我辩护的口号。从逻辑上看,这句话确实站不住脚。
事实上,“paranoid”(多疑的)在英文原意中其实是“害妄想症”的意思,是一种人格障碍的学术用语。然而在中文的语境中,这个词却被错误地与“偏执”划上了等号。
记得原著的标题是《只有多疑者才能生存》并附带一个小标题“如何应对每个公司都面临的危机点”。这个标题让人难以与“偏执”联想在一起,却在企业管理界造成了长达数十年的误解。
在学术上,“多疑”表现为没有根据地怀疑他人,无理由地担心朋友或同事的忠诚和可信度,不愿倾诉,害怕被伤害等。而在通俗语境中,“多疑”则常用来形容那些过分担心不好事情发生的人。
我认为在企业管理和个人生活中,应当有“多疑”的特质——一种危机意识。就像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一样,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质疑和改进,以确保企业的繁荣和个人的成功。
例如,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王兴说美团距离破产永远只有6个月时间。这种“多疑”的心态并非是坏事,而是一种对战略转折点的敏锐洞察。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多疑”的表现,如面试总担心失败、考试总担心考砸等。这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当我们听到“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样的说法时,应当重新审视其真实含义。我们更应该提倡的是“做好充分准备、保持警觉、不断质疑和改进”的思维方式。不要再将“偏执”作为成功的代名词,而是要真正理解并运用“多疑”这一积极的特质。
以COVID-19为例,只有成功遏制了,这正是“多疑”心态所带来的结果。让我们抛弃对“偏执狂”的误解,拥抱真正的“多疑”心态,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企业的战略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