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速度和角速度 线速度和角速度地理
- 地球公转运动之太阳直射点的漂移
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地往返运动,其周期为回归年(总计365日5时48分46秒)的时空舞台表演如下:
① 春分-夏至-秋分时期:太阳偏好北半球,在北半球上空划过一道弧线,其移动轨迹从赤道延伸至北回归线再回到赤道;
② 秋分-冬至-春分时期:太阳则偏爱南半球,其移动轨迹从赤道开始,经过南回归线,再回到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息息相关,每当直射点越靠近某地,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越高。
地理知识精讲:
(1) 解析各地位置
依据夏至和冬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以分析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何处。甲地位于夏至和冬至太阳直射点的中间,故应位于赤道附近;乙地位于夏至太阳直射点的北侧,即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丙地则位于冬至太阳直射点的南侧,即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2) 夏至日的地理现象探讨
当太阳位于甲图中的b位置,表示夏至日到来。北半球的阳光直射角度最大,南半球的阳光照射则较弱。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时快时慢,所以在夏至日所在的七月,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解析地球的周游
本节内容较为深入,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地球的公转原理。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被称为公转。其行进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即为一个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轨道形状为近圆的椭圆形,而太阳则位于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在一年中围绕太阳公转时,其与太阳的距离会发生变化:
① 近日点时(大约一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② 远日点时(大约七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则最小。
注:具体的位置及速度变化可以参照相关图像或进行演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