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下一句


虽有其安全性,但对于志在仕途发展的言官而言,仅仅满足于此显然是不够的。要想在帝王的眼中脱颖而出,获取政绩与声誉,他们必须开启对话,发表富有实质性的见解。那么,言官们应当如何开启言论、选择哪些议题来发表观点呢?

言官们常用的策略,也是最为稳妥的,便是“痛打落水狗”。当面对那些恶、众叛亲离的臣时,言官们会群起而攻之,以此展现他们的勇气与忠诚。例如在魏忠贤时期,言官们多选择沉默或奉承;而当崇祯皇帝开始惩办魏忠贤时,言官们则迅速行动,接连、并谴责他,列举了数十项名。在康熙朝的大学士明珠、和珅等权臣身上,我们也看到了相似的模式:当他们失宠时,御史们便纷纷站出来他们的不端行为。

虽然“痛打落水狗”的做法风险较低,但因众多言官都采取此策略,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且难以彰显个人的远见与胆识。有追求的言官需要寻找其他议题来发表观点。这便要求言官发挥个人的智慧与判断。

在嘉庆初年,满族御史和靖额揭露了一项人事制度的缺陷。按照旧例,满族举人若连续三次科考未中进士,可获低级京位。然而这一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却导致满族举人人数激增,而数量有限,造成许多举人需等待多年才能得官。和靖额建议嘉庆允许满族举人像举人一样参与“大挑”选拔,此建议被采纳后广受赞誉。

与此御史李仲昭也揭露了长芦盐商的欺诈行为及与朝中的勾结。尽管之前有给事中花杰曾过相关问题但未能证实,李仲昭的旧事重提却引起了嘉庆的重视。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李仲昭被指控索贿且言论被质疑,导致他在中孤立无援。

满族御史继善则了科举考试中“翻译”科目的黑幕。报名参加考试的多为王公大臣子弟,考试过程中舞弊行为频发。继善的使嘉庆下令整顿考试秩序。他还揭露了八旗士卒冒领养马补贴的问题,并在嘉庆的支持下进行了。

三位御史——和靖额、李仲昭和继善——都以事实为依据发表言论。然而他们所面对的待遇却天差地别。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背后蕴含的道理是:在中发言需讲究策略与方法。

和靖额揭露的问题没有触碰到任何人的既得利益,反而关乎众多满族人的前途,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而李仲昭与继善所揭露的问题涉及到了实际利益调整,因此容易得人。这其中的学问与门道,非身处多年无法洞察。

总体而言,言官们在开口言事时不仅需言之有物,还需讲究方式方法。如何选取恰当的议题、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又能对有所裨益——这是每位言官都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