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得到的启示简单概括)


成语“凿壁借光”在中国人文化中广为流传。该成语讲述的故事源自汉宣帝时期,主人公是一个叫匡衡的人物,《汉书》中记载他的背景如下:

他的祖辈都是农民,但匡衡非常喜欢学习。家境贫寒,为了筹措学费,他只得打雇工的工作。

换言之,匡衡的家庭代代以务农为生,但在他这一代,他特别热爱读书和学问。在古代社会,贫困家庭的孩子要想接受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少,读书得有书籍才行,还需要学习用品,而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位教师。但对于一个贫穷家庭来说,他们从哪里获得这些钱?无可奈何之下,匡衡只得勉力工作,为了支付学费而赚钱。

作为一个孩子,他能挣到多少钱呢?

匡衡追求知识的过程非常艰辛。

根据《西京杂记》的记载:

匡衡勤奋学习,但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但不及所需。于是,他凿了一个小洞穿过墙壁,借着邻居家的灯光照书并阅读。

匡衡的家境非常贫困,以至于在晚上,他连蜡烛也买不起。然而白天,他除了上学,还要打雇工的工作赚取学费,根本没有时间读书。

匡衡不想浪费晚上宝贵的时间。

那么该如何办呢?恰巧匡衡住在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邻居家旁边,这个家庭至少晚上可以点蜡烛。然而微弱的烛光有多亮呢?即使趴在邻居的窗前,他也无法看清书本上的字眼!

于是,匡衡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墙上凿一个小洞,这样虽然烛光仍然微弱,但至少他能够看清书本上的字。

从此,匡衡每晚都能借这一丝亮光刻苦阅读。

这就是“凿壁借光”这个成语故事的由来。

后来,匡衡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诗经》的解释方面。根据《汉书匡张孔马传》的记载:

没有教授《诗经》的,匡衡被邀请;没有能解读《诗经》的人,匡衡却能供人理解。

也就是说,匡衡讲解《诗经》时,不仅通俗易懂,还幽默风趣,常常令人开怀大笑。匡衡因此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后来还受到汉元帝的赏识,成为当时的丞相,并被封为乐安侯。

《易经乾卦》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实际上就是指像匡衡这样的人,甚至可以理解为每个身处困境中的人。

社会对贫困人士来说实际上是很残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贫穷的人来说,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不断努力、拼搏,才有可能避免一生都过着辛苦奔波、受苦受累的生活。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