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哏是什么意思 捧哏和逗哏是什么意思
《扒马褂》这一传统相声,源自《笑林广记》中的“圆谎”篇章,描述了一个说话如梦如幻的少爷秧子与其机智过人的仆人。故事中,“井刮到墙外边”的情节是这一相声常见的桥段。
该相声有多版本,包括明、王长友、王世臣等大咖的演绎,以及郭荣启、马三立、赵佩茹等艺术家的诠释。在舞台呈现上,通常为三人同台:一位穿着马褂的圆谎者、一位口若悬河的撒谎者,以及一位不吝追问的中间人。
尽管相声界及理论界对这三人的角色分配存在分歧,但《扒马褂》的独特性在于其引入了“腻缝”这一角色。此角色在传统相声中并不常见,其存在是因为三位角色的性格与任务截然不同,难以简单地归类为逗哏或捧哏。这个特殊的“腻缝”角色应运而生,也有人称之为“泥缝”,象征着将两块砖紧密结合的意思。
关于“腻缝”角色的界定,多数派认为圆谎者担当此角色。因为圆谎者的任务是弥补逗哏者说话中的漏洞,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当逗哏者的言辞出现漏洞时,腻缝者需将其圆满,即行话中的“合上缝”。例如,在德云社的表演中,郭德纲与高峰便持此观点。
也有观点认为站在舞台中间不断追问的角色是腻缝者。他们认为此角色在撒谎者和圆谎者之间游走,巧妙地串联两人的台词,从而产生喜剧效果。著名相声理论家薛宝琨先生的著作《相声溯源》中便体现了这种看法。
还有一种较少人持有的观点,即认为并不存在“腻缝”这一分工。《扒马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群口相声结构,其中撒谎者和圆谎者均被视为逗哏,而中间刨根问底的角色则是大捧哏。
不论哪种观点,都有其理论依据。在三人群口的相声表演中,角色的分配确实因表演风格和剧情需要而有所不同。对于《扒马褂》中的“腻缝”角色,虽然难以明确界定,但多数派的观点是,圆谎者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这一角色,他们不仅弥补了逗哏者的言辞漏洞,也确保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以《酒令》为例,尽管站中间的人被不断灌酒并需应对各种酒令,但他并非“腻缝”者。实际上,他只是被两个对酒令的人所戏弄的对象。同样,《卖枕头》中的衔接者赵伟洲虽在两个骗子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但他被授予的是“最佳捧哏奖”,而非“最佳腻缝奖”。
总体而言,《扒马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明确的角色分工和剧情设置。尽管其增加了“腻缝”这一角色,但正是这种复杂性使得相声更加丰富多样。在不断的争论与探讨中,我们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传统相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