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
在北宋绍圣元年,即公元1094年,苏轼因遭,被流放到惠州。这个地处岭南的地方,生活环境虽然清苦,但当地的荔枝却物美价廉。
苏轼饱食一顿后,有感而发,写下一首小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若以常见的冰鲜荔枝为标准,每颗约重26g,那么300颗便重约15.6斤。这般大量进食,虽不会真将苏轼撑死,但也确实有“中毒”的风险。
此诗一出,便在后世引发了长久不衰的争论。人们对于诗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究竟是苏轼的口误,还是他的夸张之词,众说纷纭。
《惠州一绝》便是苏轼在此情境下创作的佳作。
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各类水果不断更新。先有卢橘(枇杷),后有杨梅,而到了荔枝成熟的季节,便可以大快朵颐了。若每日都能品尝到这美味的荔枝,苏轼宁愿长久居于岭南。
有人提及岭南客家谚语“一颗荔枝三把火”,认为苏轼听错或误写了诗句。但细细品味诗中含义,便可察觉这并不合诗的意境。因为诗的最后一句“不辞长作岭南人”已明确表明了苏轼的态度和选择。
苏轼之所以选择夸张地描述自己吃荔枝的数量,实则是为了表达对岭南生活的反击与显摆。他虽被贬至惠州,但在此地的生活却因荔枝的存在而显得有些许乐趣。
荔枝在汉唐时期为贡品,难得一见。而如今在岭南能以低廉价格尽享其美味,令苏轼心生快意。这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因被贬而心生不满,另一方面又因荔枝的美味而感到满足。
苏轼的创作目的并非单纯歌颂荔枝,更多的是为了向那些他的展示自己的态度。他借荔枝来表达自己即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
当初的“新”趁机攻击苏轼,以“语涉讥讪”的名将其再次贬至岭南。苏轼在被贬之前已官至副宰相,遭遇如此沉重打击,心中难免窝火。但他不想让人看笑话,于是便以《惠州一绝》进行反击。
为何选择荔枝作为表达的对象?因为荔枝在汉唐时期是难得的贡品,其保鲜困难却能在岭南得以大量生长、价格低廉。这便成了苏轼反击的武器,也是他表达情感的一个载体。
除了《惠州一绝》,苏轼还写过其他赞美荔枝的诗。然而在赞美之余,他也曾写过《荔枝叹》,表达了对者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百姓的忧虑。
尽管后多只记得《惠州一绝》,而《荔枝叹》鲜为人知,但苏轼通过这两首诗传达的情感与思考却深具价值。
现今社会已与古时大不相同,物流与保鲜技术让荔枝的享用更为便捷。人们再不用为了一颗荔枝而付出惊尘溅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