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是什么意思 入梅出梅是什么意思


潮新闻客户端报道 记者 段罗君

今日,浙江省正式出梅。

一篇名为《出梅记:未经历梅雨,不算真正踏足江南》的文章在潮新闻客户端上引起读者热议。有读者好奇发问:入梅与出梅,背后是否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1. “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的含义

对于入梅和出梅的议题,传统历书与气象学有着各自的见解。

据历法所述,入梅与出梅的日子乃是通过天文学的计算方式来确定。具体而言,即“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

此话如何解读呢?

芒种与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环,其日期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而定,因此在公历上的日期相对固定。

丙与未,则代表了古代的天干地支系统。

简单来说,这句话意味着芒种后首个天干为丙的日子被视为入梅的标志;而小暑后首个地支为未的日子则标志着出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前数年推算出历书上的入梅与出梅时间。

以2023年为例,虽然历法上的入梅与出梅日期与实际气象情况有所出入,但这种算法仍然为人们提供了参考。

2. 气象专家如何界定入梅与出梅

那么,在气象学中,入梅与出梅是如何定义的呢?

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气候中心的高级工程师毛燕军先生。

梅雨是冷暖空气团持续对峙的产物,其存在与稳定需依赖副热带高压的强大与稳定。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与强度,对梅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官方宣布入梅是基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强度、近日气温和雨日情况的全面考量。

浙江省入梅的标准为:夏季风爆发后,一系列复杂的气象条件需得到满足,包括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以及气温和降水情况等。

只有当这些条件综合满足时,才算是正式入梅。

而出梅的标准则更为明确,需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移至北纬25°以北。

毛燕军解释道,的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淮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江南区三个区域。而浙江省则横跨了江南和长江中下游两个区域。在确定浙江省是否入梅时,需综合考虑浙实际气象情况以及的相关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历法中的“芒种后逢丙入梅,小暑后逢未出梅”这一规律,主要适用于江淮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并不完全适用于浙江省等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