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落度多少合格 混凝土坍落度180±20还是200
问题一:关于工地上所提到的料干(稠)与料稀的描述
在工地中,我们常常用“料干”和“料稀”来描述混凝土的稠稀程度。这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标准,而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来定的。例如,当坍落度为140mm时,对于需要180mm的施工来说可能显得较干,而对于需要120mm的施工则可能显得较稀。
问题二:生产时,电流观察与料的稠稀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观察电流的变化虽然依赖于个人经验,但可以在同等坍落度要求下为操作提供参考。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在电流显示上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操作员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更好地判断。
问题三:混凝土坍落度的观察与实际差异
在混凝土放料时,我们通常使用摄像头来观察坍落度。从摄像头中看到的坍落度与实际可能存在差异。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坍落度,应当注意观察最后砂浆滴答时的速度。如果滴浆速度慢,则表示料稠;若滴浆速度快,则表示料稀。
问题四:如何准确判断坍落度
准确判断坍落度是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坍落度与混凝土的用水量息息相关,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在拌制前,必须按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测试坍落度。如试拌结果不符合要求,应查明原因,并根据水灰比不变的原理调整砂石的比例。
问题五:搅拌车状态的观察
在混凝土搅拌车内观察坍落度时,要注意表层和听响声来判断。如果表层全是浆,可能表示混凝土过稀;若表层流动性差,则可能表示混凝土过干。如果听到石子的响声过大,这也可能意味着混凝土过干或过稀。
(1)泵送混凝土时引起输送泵堵塞的因素
泵送混凝土过程中,输送泵堵塞是一个常见的技术难题。不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质量和资源浪费。堵塞的原因可以从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下是主要因素:
1. 石子的级配不良或超径过多,导致在管内起拱而堵塞管路;
2. 石子级配和混凝土砂率不准确,砂率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加管壁之间的摩阻力;
3. 石子吸水率大,能在压力下吸收更多水分,增大坍落度损失;
4. 坍落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石子与砂浆分离,特别是在长距离运输后,离析现象更为严重;
5. 泵送停歇时间过长,如超过1.5小时,容易发生堵管;
6. 泵机料斗下部进料口的横向阀与连接处磨损严重,导致间隙增大,使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并增大摩阻力;
7. 泵车司机技术不熟练或缺乏对泵机的经常性维修,导致泵送系统不能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