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wering怎么读 Paul怎么读


面对一台呼吸机与两个需要它的病人,一位医学生的抉择与道德考量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杨康绮,一同探索她的思考与回答。

在日报社的“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杨康绮以她的独到见解,为我们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

在回答关于呼吸机分配的问题时,杨康绮并未仅仅采取功利的方式,而是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她认为,比起单纯地考虑病人的未来价值,更应该关注谁真正需要这台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她坚定地表示:“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病人,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我心中的道德准则也会号召我作出这样的选择。”这便是医者杨康绮所坚守的信念。

希望的力量:给予与接受

在“21世纪杯”的演讲中,杨康绮以“The Power of Ideals—Fighting for the Medical Mission”为主题,展开了她的讲述。

她谈到了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困惑与成长。当知道可能无法每次都能治愈时,医生该如何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这时,她从传奇外科医生吴孟超的故事中找到了答案:病人比名誉更重要。他选择直面事实,而不是逃避可能发生的失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句话道出了医生工作的真谛。他们的工作是尽最大努力治疗病人,但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时间、金钱、技术或仅仅是运气。医生的理想不是治愈每一个病人,而是为了安慰每一个病人。

在新冠期间,许多故事都展现了医生给予病人希望的力量。比如,一位医生陪病人看日落,为患者带来继续生存的希望;眼科专家在遭受后仍坚持返回工作岗位,为患者带去光明的希望。这些都是希望在使命中的体现。

杨康绮也分享了她在准备演讲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她曾迷茫、曾困惑,但通过与父亲、同学及同事的交流,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她意识到,尽管医生也是普通人,但他们却始终在“拥有希望并给予希望”。这正是理想的力量所在。

初心不忘 使命在肩

在拿到总决赛题目时,杨康绮选择了分享医学生的“ideal”。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人看到医生作为会犯错的普通人背后所承担的神圣职责。她分享了自己作为医学生的迷茫与恐惧,以及如何从这些经历中汲取启发和成长。

她意识到,尽管医生与患者的故事可能不为外界所完全理解,但他们对生命的敬仰与执着、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是可以与所有人共享的。这也是她选择走上医学道路的初心。

如今,即将进入医学专业课学习的杨康绮即将从纸上谈兵的医学生转变为真正面对疾病、面对痛苦、面对病人的医者。她表示将永远记得演讲台上的初心,努力成为一位让患者心安、得患者信任的好医生。

结语

杨康绮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生的成长与担当。他们不仅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有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患者的关爱。他们是“拥有希望并给予希望”的使者。

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愿每一位医者都能如杨康绮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