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归鸿 天涯何处是归鸿全诗
近年来,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鹤唳华亭》、《大宋少年志》、《清平乐》等一批精心制作的宋代古装剧的热播,宋文化的热度逐渐攀升,成为了文艺话题的中心。在历史的长河中,仁宗朝是一个文人荟萃的时期,"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杰出的宋代文人集中涌现,引领了当时的文艺,创作了传世之作。
眉州苏轼,作为这六人中的佼佼者,其地位在文坛中显得尤为突出。他的诗文不仅因深得大儒欧阳修和梅尧臣的青睐而在传颂一时,更是在历经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后,仍能保持其独特的魅力。苏轼之所以能在北宋乃至后世文人士大夫中独树一帜,源于他对个体生命的真挚解读与深入实践。
宋代文学研究专家朱刚在他的新作《苏轼十讲》中,以十个主题详细梳理了苏轼的创作生涯、官宦生涯以及个人生活。他结合了丰富的史料,深入地再现了苏轼的人生历程,即使经历了许多坎坷,但他的生活依然多彩,最终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苏轼十讲》一书由朱刚著述,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自由个体:春来何处不归鸿
嘉佑五年,苏轼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赴任凤翔(今陕西宝鸡)的途中,他写下了第一首以“鸿”自喻的诗。通过“雪泥鸿爪”的意象,他描绘了个体在时空中的真实状态,这是一种真实性与偶然性的交织。书中将北怀禅师的意象与苏轼的作品相对照,虽然两者有所相似,但诗意与禅意却各有其独特的表达。
人生在世,如同候鸟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虽然有存在的证据,但终将消逝于世。苏轼却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这一切。他在人生的终点,奉旨从海南返回的途中,依然能以积极喜悦的心情写下“春来何处不归鸿”的诗句。苏轼是一个四海为家的人,他能在贬地筑屋,安然客居异乡,这需要一种真正的内心旷达。
禅意人生:任凭风雨也从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苏轼在《定》中的一句词。无论是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还是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豪情,都寓言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意境界。这种境界并不是因为熬过了风雨而骄傲,而是对风雨的安之若素,一笔勾销,没有风雨的存在。
苏轼在禅门被归为临济宗黄龙派,他与僧人、道士有着频繁而深入的思想交流。他在庐山的游历中,不仅与弟弟苏辙相会,还与庐山东林禅寺常总禅师论道,获得了开悟。他的诗偈“不识庐山真面目”和“只缘身在此山中”,都表现了他对主客区分的打破和自我接纳的态度。
苏轼的思想中充满了超然的基调。他并不将艺术创造看作是生活的负担或压力的释放途径,而是将个体的思想解脱和无挂碍放在首位。对于他来说,“法”如同应当被舍弃的船筏,是走向自由的通道。
《苏轼十讲》通过对苏轼一生的文学性综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为深邃且真实的诗人形象。而他那幅融入了诗歌与书法艺术的《寒食帖》,更是让人们对他的才情有了更生动的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