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六间 布隆迪在60的缸里能长多大


养鱼乐趣:大缸里的布隆迪之旅

家中的大鱼缸里,我选择了布隆迪鱼种来饲养。我购买了大约50条5厘米左右的小鱼苗,它们拥有深邃的蓝色,比一般的布隆迪更加美丽。这些鱼苗,是几年前野生布隆迪的F1代,因此可以看作是野生F2。

到了2007年11月,这批六间鱼已经两岁了,平均尺寸达到了20厘米左右。公鱼中强壮的个体甚至达到了25厘米,而母鱼最小也有14厘米以上。在漫长的饲养过程中,虽然我损失了几条鱼,但大约45条鱼仍在这巨大的鱼缸中游曳。

这个大鱼缸里两条体型健硕的公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有着明显的领地意识,并在缸内为自己打造了各自的领地。右边的公鱼常常会巡视左侧的领地,从中不难看出它在这个水族世界的地位。

其中,有只公鱼因不适应环境而跳缸归湖,而另一只公鱼迅速成长起来填补了空缺。我对这些鱼的成长和互动感到非常有趣。

养鱼带给我大自然般的宁静感受,能在客厅里观察野生鱼类的生活习性也成了我的一大乐趣。这种大缸养小鱼的方式最符合我贴近自然的追求。

随着鱼的成长,我也对造景布局进行了精细的调整和改造,以避免它们之间的争斗。

在大家的期待下,我在2007年4月拍摄了完整的鱼缸照片。这些六间鱼在缸内分布均匀,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们的领地。

某天,一条六间扯掉了许多水草。它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挖洞地点来作为它的新领地。对此,我没有办法去干涉它的行为。

后来,为了水族展览的参展需求,我带着最大的公鱼前往展厅。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换水不当,这些大公鱼都未能幸存下来。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陆续卖掉了部分成年六间和黄天堂鸟。尽管有一些损失和困难出现,但每次的收获都让我对未来的繁殖抱有更多期待。

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我统计了整个鱼群的损耗情况:

  • 跳缸死亡 1 条
  • 人工剔除 2 条
  • 展会死亡 3 条
  • 出售 19 条
  • 有9条六间不知去向

这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有高达9条鱼不知何时消失了,这占了我最初购买量的近20%,这个比例着实让我感到意外。

现在的它们快四岁了。看它们如何整理和扩展自己的领地已成为一大看点。即使是原本茂盛的蕨类水草也没有得到鹅头六间的喜爱——除非能为它们打造更好的领地。

母鱼们开始定期含卵孵化,但幼鱼的生存率并不高。多年来只有小六间成功长大。它们曾藏在角落的苔藓中躲避危险。

因此我决定采取人工扣卵的方法来提高幼鱼的存活率。虽然可能增加母鱼的紧迫感,但观察后我发现即便是人工协助繁育,也会降低其因捕食者的存在而产生的紧张感。

这些繁育出的幼鱼陆续被出售给其他爱好者。分享这段养鱼的旅程是我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