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笔顺笔画顺序 是谁把汉字笔顺改了


在古老的甲骨文中,“车”字所呈现的形态之多变,堪称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既是因为甲骨文尚未完全定型,形体上自然会有所变化;不同的字形背后还蕴藏着不同的意义,甚至影响着字的读音。例如,在卜辞现的“车”字的不同形态,就可能蕴不同的含义。虽然受限于所见卜辞材料的有限性,我们无法尽知其全部含义和读音,但依然可以通过研究来探寻其奥妙。

不同样态的“车”字

甲骨文中的“车”

金文中的“车”

在初步了解“车”字的各种形态后,让我们先暂且放下这个字,转而探讨甲骨卜辞的内容。甲骨刻辞多数情况下内容较为简略,叙事性不强。甲骨文刻辞的记事却不乏两大类别:贞卜记事与记事刻辞。其中,贞卜记事为主流,涉及年成、气象、出征、祭祀、疾病、吉凶等多方面的预测与记录。而相比之下,记事刻辞则较为少见,主要集中在帝乙、帝辛时期的田猎、征战及赏赐等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某篇贞卜记事中竟记录了历史上一起帝王打猎时的交通。这起在甲骨卜辞中通过不同形态的“车”字得以体现。这则卜辞是武丁时期的“甾车”之事,其叙事性极强。其内容如下所述:

癸巳日占卜,㱿贞问后一旬是否有灾祸。王解卦说:如今也会有不祥之兆。甲午日,王出猎追赶犀牛,小臣甾驾车时,马车突然倾覆,马匹受惊,导致驭手和王都从车上跌落。

收藏于博物馆的原版甲骨

甲骨文拓片

该字反映了马跑偏导致车轴断裂的惨烈情形。相较于常规的“车”字,这一形态下的发音与正常写法有别,表达的是一种断裂车轴的特殊含义。而第二个“车”字则呈现出车厢朝下的形态,象征着被小臣甾碰撞后翻车的情景。

车厢朝下的“车”字

这则著名的卜辞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叙事完整,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基本要素。具体而言,后半段描述了一起突发事件:时间定在甲午日;目的为猎杀犀牛;涉及人物包括武丁、小臣和子央等;而事件的起因则是小臣驾车时的意外,导致了王的坠落。

尤为有趣的是卜辞中的“子央亦坠”一句。此处的“亦”字运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实际上是为了王的颜面而巧妙避讳。直接记录王坠落未免有损王的尊严,故而通过这种方式婉转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