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区别
问答详解
问题1:在实用过程中,碳氮比值建议设定在6-8之间。当其为5以下时,可能需要特别注意监测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问题2:实验室中使用的盐度为纯氯化钠。在实际应用中,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通常控制在2%左右。超过此值,菌种的活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问题3:所介绍的菌种对于多种污水处理系统,如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载体流化床等都是适用的。
问题4: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硝化菌的投加量是根据进水氨氮浓度和停留时间确定的。投加量是参考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30-50mg/L,出水控制在5mg/L以下。建议前期使用三次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问题5:N-serve是一个复杂的化合物,名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
问题6:在硝化反硝化过程中,虽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可用于补充碱度,但碳酸钠的使用效果通常更好,只是价格稍高。
问题7:硝化菌的耐毒性冲击性通常不是特别强,因为它是自养菌,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抑制。而反硝化菌的负荷取决于其池中菌的含量。
问题8:对于AO运行中的好氧池,当pH为6.2时,调整至7.0-7.5较为合适。加入片碱是可行的。
问题9:产品中硝化菌为液态,而反硝化菌为固态。
问题10:对于特种废水处理,菌种制备成本依据菌株种类有所不同。一般菌株可以快速大规模制备。引入菌种后,大约一个星期可以看到效果。
问题11:特定生物菌在特定环境中可能存在自然衰减过程,这取决于菌株的特性和环境条件。某些案例中观察到出水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能与土著微生物与引入菌株的竞争有关。
问题12:对于硝化及反硝化的具体速率数据,目前难以提供确切的单克细菌每小时降解的具体数值。
问题13至问题20:这些问题均涉及到具体的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反应与影响因素,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与调整。在实际操作中需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变化,并根据实验数据或实践经验进行决策。
(注:此段为补充说明性文字,实际文本中不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