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的读音 含义很美的梵语
“南无阿弥陀佛”这一梵语表达,在中古汉语时期被音译为Namo Amitābha。
中古汉语,作为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贯穿于南北朝、隋朝及唐朝,继承了上古汉语的诸多特点,并逐渐发展为近代汉语的形态。其中一字一音、辨义明确的声调等特性已经基本定型。具体到一个字的发音,可解析为声母、韵母和声调。
而今在日语中,其表述形式写作“南無阿弥陀仏”。
资料详细解释道,从中古汉语的南無阿彌陀佛(MC nʌm mɨo ʔɑ miᴇ dɑ bɨut̚)可追溯至梵语的नमोऽमिताभाय(namo’mitābhāya)。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古汉语中,“南无”的发音为[nʌm mɨo]。
英语中表示“越南”的单词Vietnam,正是越南语“Việt Nam”的音译,其中nam部分即反映了越南语中汉字“南”的读音。
在越南语的多种方言中,如以河内为代表的北部方言,其读音为[viɜʔt̚˧ˀ˨ʔ];中部方言(如順化)则为[viɜʔk̚˨ˀ˨ʔ];而南部方言(如西貢)则为[(v)jiɜʔk̚˨ˀ˧ʔ]。即使忽略声调差异,其发音中的nam部分与广东话中的读音有相似之处。
对于想要学习越南语的朋友,建议先聆听越南人的发音,再逐步学习相应的音标。词典提供了越南语“Việt Nam”的标准发音供学习者参考。
再回到“南无”,作为梵语“namo”的音译词,其普通话注音为“ㄋㄚ˂ ㄇㄛ˂”。其中,“南”字多以平声发音。“无”字的音与“蘑”相近。《康熙字典》解释道:“南无”在梵语中又可写作拿摩、那谟等,意指归依。
比较之下,“南无”在中古汉语中的发音结构可以从中探索。“南無”在日语读作“なむ(na mu)”,“阿彌”读作“あみ(a mi)”。若感兴趣,可以轻松学会几个日语平假名的读法。
而在韩语中,“南無”读作“나무(na mu)”,“阿彌”读作“아미(a mi)”,同样可以轻松掌握几个韩语词汇。
在越南语中,“南無阿彌陀佛”的表述为“Nam Mô A Di”。特别值得注意的是,“Nam Mô”的发音与梵语中的नमो(na mò)非常接近。
与日语假名相似的是,梵语的辅音部分默认带有某个元音。例如さ(サ)对应sa、な(ナ)对应na、ま(マ)对应ma。印度儿童学习梵语时,会像日本孩子学习假名一样将其分成“行”和“段”。
韩语也有类似的拼写规则。其字母可以独立开来,如나(na)由ㄴ(n)和ㅡ(a)组成;무(mu)则由ㅁ(m)和ㅗ(u)组成。也就是说,梵语用न表示na这样的发音,日语用な表示na的发音,而韩语用나表示na的发音。只要在听懂母语者发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就可以轻松地掌握各种语言的发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