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演变过程50字 端午节的演变20字
端午的丰韵
宋时许文通笔下
香粽气息弥漫江畔,
艾叶与黄酒辟邪同香。
孩童佩戴香囊笑语喧,
娇俏的媳妇撷景成诗篇。
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其起源可追溯至天象崇拜,与龙图腾祭祀紧密相连。在仲夏端午之时,苍龙七宿升至天空正南,象征龙飞升的日子,正如《易经》所载的爻辞。端午节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交织着古老星象文化与人文哲学的精髓。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承
端午节发源于,最初是先民们以龙舟竞渡的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传说中,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投江自尽,此后人们也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有些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的说法。总体而言,端午节的起源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有关,并融入了夏季时令的“防疫”风尚。
此节日的习俗丰富多彩。
一、龙舟竞渡
龙舟竞赛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多人划桨竞赛的场景在南方沿海一带尤为盛行。这既是民间对龙崇拜的体现,也是祈求丰收、消灾的仪式。
昔日祭祀龙神时,人们态度庄重,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以及驱除、攘除灾难。
二、悬挂艾草与菖蒲
三、午时水的打取
在南方沿海一带,端午节有“打午时水”的传统。此习俗指的是在端午当天的中午11点到1之间取水。古人认为这时取来的水具有辟邪的功效,因此称之为大吉水。午时水也被称作“极”、“龙目水”、“正”等,因其时阳气最盛,故而驱邪效果最佳。
四、端午洗浴
端午日洗浴的传统源于西汉末期的《大戴礼记》。人们用佩兰或草等香草煮水沐浴,以祛除疾病和邪气。此习俗在广东等地尤为盛行,人们用苦草麦或艾草等煮水洗澡,寓意洗去晦气。
五、端午粽子
粽子作为传统节庆食物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后来则成为了吉祥食品。人们在科举考试前吃粽子也是讨个口彩讨个必中的好意。
端午诗歌赏析
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艾叶飘香蒲草绿,家家户户庆端阳。
五彩丝线缠臂长,心中却生空惆怅。
往事如烟不可追忆,千年忠义气如日月光辉。
端午六幺令·天中节(汉·王充)
端午成习俗,千年悠悠不息。
龙舟竞渡波涛上,万户家中包粽子。
悼念英魂,忠义气概乾坤难抑。
以及其他许多未提及诗人的端午节主题诗歌皆以悼念先贤、表达情怀为主旨。
祝大家端午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