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拳的含义 武术精典语句
形意拳之修行,需经过三层阶段。第一层,练精化气,注重外在形态的修炼,提升身体内在的本源之气,以精力、生机、机能、内精等凝聚之能强化形之骨体。此为初期修炼之功夫,使得如同铸造根基,凝炼体内气息之稳固。第二层,练气化神,此乃以气入神之境,由形体之修炼,达至神明之境。此阶段需以意念引导形体动作,将外在搏击之形转化为意中搏击之态,使得形意归一。第三层,练神还虚,为最高境界,注重精神之锻炼。此时需于静中寻动,于无形招,使意到形至,变化在心,心快则手快。此境界中,动作莫测,无迹可寻。
太极拳亦讲“形、气、神”之。其初始便以柔入松,提升中枢对肢体支配的灵敏度,使得内外高度融合。这亦可称为易筋功夫,提高筋肉与意念之连接能力。在行功走架中加入“腾挪闪展”之法,使气势与招势贵在腾挪与闪展。在意念与肢体活动之间寻找谐调之处,意到动作即到。之后便更进一步寻求“神化”功夫,追求无迹可寻、无所定式的境界。
大成拳亦有其独特之修行路径。即先学各种技法,掌握搏击之基本有效之法。法成意就后,意之所至法已至。最终则追求有意而达于无意之境地,动作纯为本能反应,“不期而至”。
形意、太极、大成拳虽各有所长,但最终皆以达至“神化”境界为目标。此境界中,发拳自我莫测,心中空空,非有千万法而又有感皆应。大多数拳种都以此为最终标志。
无论修炼何种武技,若想彻底练成并达到“发拳自我莫测”的终极目标,则需在操练中体会形意的高度归一。此为拳艺上身之必经之路。在操练过程中需先操练肢体和技术方法以获得真正之素质与科学之技术。而后需注重对动作支配的灵敏性使形意合一。而后则需借以想象以松静之中达到极动之境地。最后需勤加练习以天份与努力相结合方能达到最高境界。
如何达到“还虚”的“真意”阶段呢?关键在于日常修炼中需在松静之中借以想象以体会真意与真气之萌动。人人皆有真意与真气只需排除杂念与外界干扰方能逐步体会、操练与培养之。优秀拳种最后皆要求入静之道能做到入静则需借以想象在“极静”中以闪动的意念触发“极动”之招法。
总之无论何种武技其最终目的皆在于达到高度之空灵方为武技之最终归结。习武者需勤加练习以天份与努力相结合方能成就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