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出门 孔夫子背书籍


时光回溯至十年前,我还清晰地记得首次踏入废品站寻找旧书的场景。在一个不经意间,因着对集邮的浓厚兴趣,我抱着探寻宝物的念头踏进了家附近的废品收购站。网络上的传闻令我心潮澎湃——据说在废品站中能够寻得成堆的邮票册,而且价格低廉。但这次,我的目光并没有被邮票册所吸引。

那天,废品站里并未如我所愿地出现心仪的邮票册,我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番宝藏——那些堆积如山的旧书。这些书中有不少依旧崭新如初,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翻阅间,我找到了许多昔日梦寐以求却又买不起的书籍。那一刻,我不忍看到这些知识之宝被化为纸浆。

自此,我开始频繁地光顾家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寻找那些被遗落的书籍。恰逢四川灾后重建时期,一个小区的居民搬迁后,废品站里的旧书数量大增。我常常一日内多次往返,每一次都能发现令人惊喜的好书。

在那时,像我这样热衷于收书的并不多见。我与几位常来的熟客因共同的兴趣而结识,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也让我收获颇丰。我们因买书而结缘,无书可寻时便聚在一起聊天、娱乐。冬日里,我们围坐火盆旁,听他们讲述废品行业的趣闻轶事,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片区域的居民陆续搬迁完毕,废品站收到的旧书也日渐稀少。后来,我因故搬离了那座城市,便不再频繁光顾废品站。但每每回到那座城市,我总会寻找那些曾经留下回忆的废品站。可惜的是,岁月变迁,那些我常去的废品站或已拆迁,或已人去楼空。

如今的我虽已年长,但那段在废品站寻书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听说现今废品站的价格水涨船高,收书的人也多了起来。尽管在那些日子里遇到好书的几率并不高,大多都是二手新书或是较为老旧的书本,但每一本都承载着一份独特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