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


《孟子篇章录》

农家学派认为,若天下所有人都从事耕作,那么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便自然形成。他们主张君主应与臣民一同劳作,同吃同住,摒弃官禄的束缚。许行,便是这一学说的践行者。他从楚国远道而来,抵达滕国,向滕文公陈述了自己的愿望:“闻君行仁政,自远方来,愿得一处安身之所,吾愿为君之民。”

滕文公欣然应允了他的请求。许行随后带领前来,这些身着粗麻布衣,以耕种、编织草鞋、织造席子为生。

与此一位名叫陈相的儒家学者听闻了许行的故事,他同样背负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请求像许行一样成为滕国的普通百姓。于是,许行与陈相不谋而合,成为了挚友。

一日,陈相拜访孟子,转述了许行对于滕文公的看法。他提到:“滕文公虽为贤君,却未掌握真正的之道。理想的君主应与百姓共同劳作以维持生计。然现今滕国设有仓库储存粮食与财物,此举实为剥削百姓以自养,怎能称之为贤明?”

孟子听后,以一连串的疑问进行反诘:“许先生莫非必亲自耕种方肯进食?他必亲手织布而后着衣吗?他的衣食莫非都是亲手制造?”陈相回答说:都是他用粮食与其他人交换所得。

孟子进而阐述道:“若依许先生之见,以农夫的粮食交换生活用品及农具,岂不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陶匠等工匠的利益?他们亦以自己的产品换取粮食,岂不是也损害了农夫的利益?社会分工乃自然之理,与百姓各有其职。君子劳心计策,小人出力劳作。部分人以脑力治理社会,部分人以体力支撑社会。脑力劳动者人,体力劳动者被人。被者供养者,此为天下常道,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