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草酯几天见效 炔草酯和2甲四氯混用可以吗


一、遭遇除草剂反弹:缘由与对策

一、中毒症状背后的原因

1. 经营模式的影响:

市场上的确存在一种由苯磺隆、双氟磺草胺和唑草酮组成的麦田除草剂组合。这种配方价格相对亲民,每套仅需4-5元,特别适用于小麦杂草萌发初期。虽然其对播娘蒿、荠菜等杂草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抗性猪殃殃、婆婆纳及宝盖草等杂草效果则不尽如人意。部分农资销售人员为了吸引消费者,会大力推广这种适合前期除草或无抗性杂草的组合。

有农资行业人士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销售人员的经营策略。若在原有配方基础上增加30毫升氯氟吡氧乙酸,将能更有效地解决田间杂草问题。但这样一来,亩用成本将增加3元。

2. 施方式与方案的问题:

施前若未进行必要的二次稀释,可能导致除草剂不能充分溶解于水中,从而影响其除草效果。如果亩用水量过少或喷雾器喷头雾化不佳,都可能导致液无法均匀附着于杂草表面,进而影响除草效果,甚至可能对小麦造成害。

混合使用除草剂时需特别注意。例如炔草酯和二甲四氯的混合使用可能会降低炔草酯的效,严重时还会对小麦产生害。这体现了除草剂之间的相互增效与拮抗现象。

3. 施时期与方案的选择: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杂草和小麦,应制定相应的除草方案。例如在年前冬季除草时,应以封闭+杀草模式为主;而年后小麦封垄后,应以触杀和内吸除草为主,并确保施水量充足。对于田间多种杂草并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组合至关重要。如对节节麦、雀麦和燕麦等杂草需采取复合型除草剂策略。

二、反弹现象的应对策略

针对麦田杂草的反弹现象,应依据具体情境制定对策。若为年前施未达到效果的情况,可在小麦返青期并得到农技人员指导后进行第二次施防治。对于年后施后杂草中毒又恢复生长的情况,则需更加谨慎。由于小麦拔节期喷施除草剂存在安全风险,且受气温、下茬作物影响及小麦生长阶段等多重因素制约,部分除草剂成分如唑草酮、苯磺隆和二甲四氯等已不再适用。此时对于矮棵杂草可考虑不防治或采取人工拔除的方式;对于猪殃殃较多的田块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进行防治;对于播娘蒿较多的田块则建议人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