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佳节倍多情 少年佳节倍多情是哪一首诗


青春岁月情更浓,老来回忆叹无穷。

摒弃艾符随习俗,只愿蒲酒话繁荣。

鬓边白发日日添,榴花年年照眼新。

历史长河中,贤愚共转瞬,几人垂名几人隐。

——摘自唐代殷尧藩《端午日》

人生如梦,老去后情感愈发丰富。四季轮回,花落花开,夕阳西下映照着老去的岁月。对人生沧桑,难免感到伤感。

殷尧藩在端午节写下的诗篇,透过文字透露出老去后的心境变化。他回忆起年少时喜爱佳节的欢愉,如今岁月流转,已无往日的欢快。端午节来临之际,他虽不再热衷于挂艾草、佩虎符的习俗,但喜欢与亲友共饮蒲酒,畅谈生活。

随着岁月的流逝,殷尧藩对端午节的热情逐渐消退。然而忧虑却时常萦绕心头。端午节虽淡然度过,但石榴花的盛开却让他不禁为白发的增多而感到忧伤。白发之忧,实为对未来的忧虑。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担忧的是死后名声不显。”尽管人终有一死,但其价值却有轻重之分。屈原的英名历经千年而不灭,他的形象犹如山岳般屹立。殷尧藩在端午节不禁会想到屈原,他以“几人湮没几垂名”为喻,与屈原的永恒名声相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流芳百世的渴望。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虽然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各种传统节日在我们这里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在端午节期间,我小时候非常喜欢这个节日。因为那天我们可以吃到许多美味的食物。我们那里没有粽子,但是有油炸的糖糕和油角子。这些美食只有在端午节那天才能吃到。妈妈会和面、烫面、制作糖糕和油角子。糖糕是圆形的,里面放上白糖;油角子则是有馅的,馅料包括粉丝、韭菜和鸡蛋。刚出锅时非常好吃,我们通常会炸很多,然后拿出一大部分去走亲访友。

长大后一切都变了样。虽然我对端午节的了解更加深入了——知道了龙舟、粽子、艾草等传统元素以及屈原的故事等——但是节日的乐趣却似乎没有增加。我失去了小时候对端午节的期待和热情。现在我在外地过端午节,身处异乡的我即使面对端午节也没有太多的感触。“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也变得不再那么强烈。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失去一些东西。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只能感慨时光的流逝。虽然我的感慨不及殷尧藩那么深刻,但却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