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大风突袭北方 沙尘暴的形成过程


在桃红柳绿的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打破了宁静,这场风暴波及了十余个省市。

3月15日,北方多地遭遇了近十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天气。

沙尘暴是否可预测?自古以来,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仅对环境有影响,还可能对海洋生物的生长、空气净化及酸雨缓解起到作用。全球哪里沙尘暴最为猛烈?其影响程度如何?沙尘暴是否只出现在地球上?本期,我们将邀请专家为我们解析沙尘暴的科学知识。

自地球形成沙漠之时,沙尘暴便已存在

史书曾以“雨土复地,亦如雾”来形容沙尘暴的景象。

沙尘暴的发生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地表疏松细小的沙尘;二是大风天气。其发生机制远不止于此。沙尘暴的形成还需冷气气旋经过沙尘暴源区(如沙漠和戈壁),此时地表风力通常较强。高温天气会蒸发地表沙尘的含水量,使沙尘变得松动。而在高温天气的午后,垂直上升的气流运动也较为活跃,将地表细小沙尘携带至高空,并输送至下游区域。

春季因气温回升导致地表沙土松动,加之西伯利亚较强冷锋高压南下带来的强风速,使得沙尘暴更易发生。

得益于对沙尘暴形成机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已能预测并提前预警沙尘暴的路径。

数亿年前,当地球形成沙漠时,沙尘暴便已存在,且不会因人类的存在和进化而改变。古代文献中便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形容其如雨土覆盖大地,犹如雾气弥漫。

浙“特殊”沙尘天气

浙江地区也常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浙江等地虽江以南,但也会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不过相较于北方,浙江等地受到的影响较为轻微,通常被称作“浮尘”。这些沙尘天气会在1000米以上的高空输送至下游几千公里外。

尽管这些情况是否算作沙尘暴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界定,但无疑,它们都反映了沙尘天气对各地的影响。

沙尘颗粒的长途旅行

沙尘颗粒可长途飞行

还是远海生物链的关键环节

沙尘暴并非全然有害,它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些沙尘暴能将颗粒携带至北太平洋上空,经历干湿沉降过程。这些沙尘颗粒富含铁质,能促进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生长,从而推动远海生态系统的发展。

沙尘颗粒还能吸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对空气进行净化。尽管科学家们仍在研究其具体影响程度,但无疑,沙尘暴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全球视野下的沙尘天气

近十年来,我国沙尘天气的频次虽有所降低,但强沙尘暴仍时有发生。这主要得益于持续的环境治理措施,如西北防护林减少地表风速、沙漠周边低矮灌木及草类对地表沙的固定作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地球,火星、土星等星球也会发生沙尘暴。尽管地球上的沙尘暴已足够惊人,但其他星球上的沙尘暴威力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