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分子量 碳酸钠


一、纯碱产业深度探秘

1.1 纯碱基本属性揭秘

纯碱,又被称为苏打、碱灰、碱面或洗涤碱,其化学式为Na2CO3,分子量高达105.99。这是一种在常温下呈现为白色无气味粉末或颗粒的物质,具备吸水性。当它在空气中时,会逐渐吸收水分并可能形成结块。

作为钠盐的一种,纯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使得水溶液呈现出碱性(pH值为11.6)。虽然它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但其稳定性较强,但在高温环境下可分解为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时间在空气中,纯碱会与水分及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即小苏打)。

图示:轻碱与重碱的形态差异(图1为轻碱,图2为重碱)

1.2 纯碱的广泛应用

纯碱在工业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化工之母”。它在建材、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国防、医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材行业中,纯碱是平板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为反应提供所需的钠离子,同时也是澄清剂的重要组成成分。

化工领域内,纯碱被大量用于制造硅酸钠、小苏打、氟化钠、重铬酸盐等产品。在冶金领域中,纯碱可以作为冶炼的助溶剂、选矿的浮选剂以及炼钢的脱硫剂。

在纺织业中,纯碱充当软水剂的角

色,帮助提高纺织物的质量和柔软度。而在食品加工领域,纯碱则扮演着中和剂、膨松剂、缓冲剂和面团改良剂的职责,用以增加面食的口感和柔韧度。

不仅如此,纯碱还在环保脱硫、医制品、制革、造纸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端纯碱更是被用于显像管玻壳和光学玻璃的制造。

1.3 生产工艺与产业链的解析

纯碱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天然碱法、氨碱法与联碱法。这三种方法在国内的产能分布各不相同,其中联碱法的产能占比最高。这些方法主要生产轻碱和重碱,而轻碱则可通过水合法或挤压法转化为重碱。

天然碱法的生产主要依赖天然碱矿,其生产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目前,发现天然碱矿的并不多,包括、、土耳其、墨西哥等。我国在天然碱法的生产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和内蒙古等地。

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主要使用原盐和石灰石作为原料。此法通过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得到小苏打,再进一步煅烧得到轻碱,最后转化得到重碱。尽管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产品质量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产品单一、原盐利用率低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联碱法则是在氨碱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发展而来。该方法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博士在20世纪初创立。它使用原盐和合成氨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联合循环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联碱法不仅克服了氨碱法的缺点,还大幅提高了原盐利用率,减少了废渣和废液的排放。